[发明专利]压缩机组及包括该压缩机组的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16620.9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7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威;齐方成;张宁;李金奎;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机组 包括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组及包括该压缩机组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并联压缩机组是由多个压缩机组合而成,一般设置在冷凝机组内,在制冷循环系统中,当制冷剂回到压缩机前必须完全为气态,如果液态制冷剂吸入压缩机,将造成压缩机液击,损坏压缩机。因此,在压缩机组前必定设置有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是利用气液比重不同将气态和液态分离,在气液分离器前设置有吸气集管,该吸气集管主要将各支管内的制冷剂汇总,并集中调配系统中的冷媒流量。目前并联压缩机组均采用一个吸气集管和多个气液分离器组合使用,如图1,即每个压缩机20’配备一个气液分离器10’,且与单独的吸气集管70’组合使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该结构导致部件较多、连接管路也较多,造成成本较高,管路布置复杂,吸气压力损失较大,性能有所影响。同时在机组部分负荷运行时,如只有一台压缩机在运行时,只有一个气液分离器起作用,其他气液分离器没起到作用,因此,降低了整机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压缩机组及包括该压缩机组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组的连接管路较多、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组,该压缩机组包括均液分离器和多个压缩机,均液分离器为一个,均液分离器包括卧式壳体,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均液分离器具有多根出气管道,多根出气管道与多个压缩机一一对应地连接;均液分离器还包括多根进气管道,进气管道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均液分离器还包括回油组件,回油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并将均液分离器底部的油液输送至多根出气管道。
进一步地,多根出气管道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
进一步地,回油组件包括回油管道,回油管道包括总管道和与总管道连通的多根支路管道,总管道与容纳腔连通,多根支路管道与多根出气管道一一对应地连通。
进一步地,回油组件还包括调节阀,调节阀设置在总管道上。
进一步地,回油组件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设置在总管道上。
进一步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总管道与凹槽连通。
进一步地,回油组件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设置在总管道上;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凹槽,总管道与凹槽连通;过滤装置位于调节阀的远离凹槽的一端。
进一步地,进气管道的第一端伸入容纳腔内,且进气管道的第一端的开口远离多根出气管道,且进气管道的第一端的开口朝向容纳腔内油液的液面以上的侧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压缩机组,压缩机组为上述的压缩机组。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压缩机组包括一个均液分离器和多个压缩机,均液分离器包括卧式壳体、多根出气管道、多根进气管道以及回油组件,其中,壳体围设形成容纳腔;多根出气管道与多个压缩机一一对应地连接;多根进气管道设置在壳体的顶部并与容纳腔连通;回油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外部,并将均液分离器底部的油液输送至多根出气管道。根据本发明,压缩机组中的压缩机均与同一个气液分离器连接,与现有的压缩机组相比,本发明的压缩机组没有采用吸气集管,简化了压缩机组的连接过程和连接管线,降低了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现有的压缩机组的主视图;以及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压缩机组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均液分离器;11、出气管道;12、容纳腔;13、回油组件;131、回油管道;1311、总管道;1312、支路管道;132、调节阀;133、过滤装置;14、壳体;15、凹槽;16、进气管道;20、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66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