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6802.6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余煜玺;李燕;伞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7/00 | 分类号: | G01K7/00;C04B35/58;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cn 陶瓷 无线 无源 温度传感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圆柱形SiCN非晶态陶瓷温敏元件,在圆柱形SiCN非晶态陶瓷温敏元件的表面设有耐高温金属层并形成谐振腔,在谐振腔表面设有槽天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SiCN非晶态陶瓷温敏元件的直径为9~15mm,厚度为1~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金属层是指熔点超过1000℃的金属层;所述耐高温金属层的厚度为8~2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圆柱形SiCN非晶态陶瓷温敏元件;
(1)先制备SiCN陶瓷素胚,具体方法如下:
方法1:将先驱体聚硅氮烷与热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混合后,进行热交联,使其由液态的聚硅氮烷变为固态的聚硅氮烷,研磨成粉末后,压成SiCN陶瓷素胚;或
方法2:将聚硅氮烷与光引发剂混合后,放入模具中进行紫外交联,得到淡黄色SiCN陶瓷素胚;或
方法3:将聚硅氮烷与光引发剂混合后,进行紫外交联后,研磨成粉末后,压成SiCN陶瓷素胚;
(2)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SiCN陶瓷素胚热解,再退火处理后,得温敏元件SiCN非晶陶瓷体;
2)在温敏元件SiCN非晶陶瓷体上表面的槽天线区域用聚酰亚胺胶带保护,在温敏元件SiCN非晶陶瓷体表面镀金属层,再将聚酰亚胺胶带去除后,所留区域即为收发电磁波信号的槽天线,至此制得圆柱形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第(1)部分的方法1中,所述聚硅氮烷与热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1);所述热交联的温度可为120~400℃,热交联的时间可为1~4h;所述粉末的粒径可为0.5~2μ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第(1)部分的方法2中,所述光引发剂采用I819光引发剂;所述聚硅氮烷与光引发剂的质量比可为1∶(0.005~0.05);所述模具可采用PDMS模具,模具的直径可为4~25mm,模具的高度可为1~5mm;所述紫外交联的条件可为:在紫外灯下照射进行紫外交联,所述紫外灯的功率可为250W,中心波长可为326nm,紫外交联的时间可为0.25~2h。
7.如权利要求4所述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第(1)部分的方法3中:所述光引发剂采用I819光引发剂;所述聚硅氮烷与光引发剂的质量比可为1∶(0.005~0.05);所述紫外交联的条件可为:在紫外灯下照射进行紫外交联,所述紫外灯的功率可为250W,中心波长可为326nm,紫外交联的时间可为0.25~2h;所述粉末的粒径可为0.5~2μm。
8.如权利要求4所述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第(2)部分中,所述惰性气体采用氮气或氩气;所述热解的温度可为800~1000℃,热解的时间可为1~4h。
9.如权利要求4所述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第(2)部分中,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1000~1400℃,退火处理的时间为1~4h;所制得的温敏元件SiCN非晶陶瓷体是一种致密的温敏元件SiCN非晶陶瓷体,其密度为2.6~3.0g/cm3。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SiCN陶瓷无线无源温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在温敏元件SiCN非晶陶瓷体表面镀金属层,是通过电镀或者蒸发的方法在SiCN陶瓷表面镀金属层;所述金属可采用铂或钛;所述金属层的厚度可为8~2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68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交解耦六维力传感器
- 下一篇:消杂光能力稳定的双光栅分光系统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