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棒的热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6848.8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4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晋绥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6 | 分类号: | C21D8/06;C21D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棒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热处理旨在改变金属内部组织结构,提高金属件力学及机械性能,为后续加工及最终产品提供所需的综合性能要求。
传统的热处理是将棒料在热处理电阻炉中进行淬火,再进行高温回火,其缺点是生产效率低、能耗大、污染环境,且对加工的棒料长度有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钢棒的热处理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通过校直机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min之间;感应预热,预热温度在820±10℃之间;
感应淬火,淬火温度在945±30℃之间,介质水温≤40℃,介质浓度6±1%,进给速度为1.75±0.25m/min;
感应回火,回火温度在640±10℃之间,进给速度为2.0-2.5m/min;
通过回火保温炉回火保温,保温温度在655±15℃之间,保温时间50±10min;
再通过校直机校直是利用回火余温消除校直应力,传送速度:6-12m/min.温度≤200℃:
通过冷床冷却,温度在60±30℃之间,冷却时间60±10min;
再通过校直机进行精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min之间;
通过退磁机退磁,传送速度在6-12m./min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棒料表面和心部均为回火索氏体显微组织,无游离和网状铁素体存在,硬度偏差范围在2HRC以内,每米长度跳动在0.25mm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通过校直机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min之间;
感应预热,预热温度在820±10℃之间;
感应淬火,淬火温度在945±30℃之间,介质水温≤40℃,介质浓度6±1%,进给速度为1.75±0.25m/min;
感应回火,回火温度在640±10℃之间,进给速度为2.0-2.5m/min;
通过回火保温炉回火保温,保温温度在655±15℃之间,保温时间50±10min;
再通过校直机校直是利用回火余温消除校直应力,传送速度:6-12m/min,温度≤200℃:
通过冷床冷却,温度在60±30℃之间,冷却时间60±10min;
再通过校直机进行精校直,传送速度在6-12m/’min之间;
通过退磁机退磁,传送速度在6-12m/min之间。
本发明使用电感应加热代替传统加热源对钢件实现淬火、表面加热、整体穿透加热和局部热处理,其加热速度快、节能效果好、无污染,属清洁生产,与传统加热相比,可节约电能30%,所采用的感应加热调质热处理同时也提高了被加工质件的能级,满足了市场对调质棒料的需求。
本发明中共采用三段感应设备,其加热原理完全相同,加热温度的高低通过对电压的控制来实现。包括感应预热加热、感应淬火加热以及感应回火加热。
为使工件在加热时间内充分加热以达到工艺要求温度,需对工件进行预热加热,预热加热为后续的淬火加热做好准备。
淬火加热主要功能是使工件温度达到淬火工艺要求温度。
回火加热主要功能是使工件温度达到回火工艺要求温度,为后续的回火保温工序做好淮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晋绥木业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晋绥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68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阶梯形独立基础模板支设方法
- 下一篇:阻止钻孔灌注桩塌孔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