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厚度低温结构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7558.5 | 申请日: | 2013-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美;赵乾;崔健;楚世豪;李建磊;陈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C22C33/04;C21D8/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宋玉霞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度 低温 结构 钢板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大厚度低温结构用钢板,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0.12%~0.16%,Si:0.20%~0.50%,Mn:1.2%~1.6%,Nb:0.015%~0.050%,V: 0.015%~0.050%,Ti:0.01%~0.025%,B:0.0005%~0.0020%,Al:0.015%~0.050%,P:0~0.020%;S:0~0.01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厚度低温结构用钢板,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包括: C:0.12%~0.15%,Si:0.25%~0.27%,Mn:1.45%~1.46%,Nb:0.027%~0.031%,V:0.029%~0.031%,Ti:0.015%~0.017%,B:0.0014%~0.0016%,Al:0.025%~0.031%,P:0.015%~0.016%;S:0.003%~0.00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厚度低温结构用钢板,其特征在于,化学成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包括:C:0.15%,Si:0.27%,Mn:1.45%,Nb:0.027%,V:0.029%,Ti:0.017%,B:0.0016%,Al:0.025%,P:0.016%;S:0.004%,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厚度低温结构用钢板,其特征在于,低温-20℃纵向冲击功均值在280J以上,碳当量在0.43以下。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大厚度低温结构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冶炼工艺:采用转炉冶炼,LF炉精炼和RH炉真空处理,添加合金元素进行微合金化;Ca处理,喂钙铁线1.2kg/t,连铸时采用低合金钢轻压下模式。
6.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大厚度低温结构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钢坯冷装炉工艺:连铸坯切割完毕后,铸坯进缓冷坑缓冷,入坑温度不小于600℃,出坑温度不大于200℃,冷钢坯入炉,钢坯在炉加热时间8~10min/cm,钢坯最终加热温度1150~1180℃。
7.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大厚度低温结构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轧制工艺:采用双机架两阶段控轧,粗轧开轧温度≥1050℃,采用低速大压下的方式轧制,压下量设置在40-60mm,轧制速度设置为1.0-1.5 m/s;精轧机轧制,开轧温度870~890℃,终轧温度在840~870℃。
8.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大厚度低温结构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工艺:钢板轧后进行弱加速冷却,冷速<5℃/s ,钢板表面返红温度670~710℃,冷却方式为风冷。
9.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大厚度低温结构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正火工艺:正火处理温度890~910℃,加热系数1.8~2.2min/mm,正火钢板出炉后放置于通风处单张平放且进行强制风冷,冷速0.6~1.2℃/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75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寿命监控电路以及灯具
- 下一篇:植物营养配方及改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