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酰胺类梯度共聚物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7791.3 | 申请日: | 2013-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8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丽萍 |
主分类号: | C08F120/54 | 分类号: | C08F120/54;C08F4/04;C08F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酰胺 梯度 共聚物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丙烯酰胺类梯度共聚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丙烯酰胺类梯度共聚物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998年,在“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领域,Rizzardo等提出了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RAFT法),由于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适用单体范围广、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窄等特点,迅速成为可控自由基聚合研究领域的热点。对于功能性单体丙烯酰胺采用RAFT聚合方法合成均聚物和嵌段、无规共聚物的报道很多,但制备梯度共聚物的报道较少。梯度共聚物其制备于1966年首次报道,研究证实梯度共聚物可以综合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的性能,从而更好地改善不相容聚合物界面的亲和力。本文采用偶氮二异丁氰(AIBN)为引发剂,通过RAFT法合成了一系列N-异丙基丙烯酰胺(IPA)和N,N-二甲基丙烯酰胺(Dm)的梯度共聚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RAFT法的丙烯酰胺类梯度共聚物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采用方法如下:将单体、AIBN、链转移剂DMP、溶剂DMSO按1:2:1:50的比例加入到圆底烧瓶中,通N2 30 min后,在60~80℃反应70~120min,反应结束后用乙醚沉淀,得到淡黄色固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DMP为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结构可控的均聚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IPA、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利用两种单体反应速率的不同,采用一次加料法制备了PDMA含量逐渐减少的系列梯度共聚物PIPA-co-PDMA,分子量分布小于1.18,单体转化率达到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方法如下:将单体、AIBN、链转移剂DMP、溶剂DMSO按1:2:1:50的比例加入到圆底烧瓶中,通N2 30 min后,在60~80℃反应70~120min,反应结束后用乙醚沉淀,得到淡黄色固体。
实施例1:将单体、AIBN、链转移剂DMP、溶剂DMSO按1:2:1:50的比例加入到圆底烧瓶中,通N2 30 min后,在65℃反应115min,反应结束后用乙醚沉淀,得到淡黄色固体。
实施例2:将单体、AIBN、链转移剂DMP、溶剂DMSO按1:2:1:50的比例加入到圆底烧瓶中,通N2 30 min后,在70℃反应110min,反应结束后用乙醚沉淀,得到淡黄色固体。
实施例3:将单体、AIBN、链转移剂DMP、溶剂DMSO按1:2:1:50的比例加入到圆底烧瓶中,通N2 30 min后,在75℃反应100min,反应结束后用乙醚沉淀,得到淡黄色固体。
实施例4:将单体、AIBN、链转移剂DMP、溶剂DMSO按1:2:1:50的比例加入到圆底烧瓶中,通N2 30 min后,在80℃反应80min,反应结束后用乙醚沉淀,得到淡黄色固体。
实施例5:将单体、AIBN、链转移剂DMP、溶剂DMSO按1:2:1:50的比例加入到圆底烧瓶中,通N2 30 min后,在60℃反应120min,反应结束后用乙醚沉淀,得到淡黄色固体。
将不同投料比的IPA和DMA混合,采用RAFT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共聚物,其结构性能表明,RAFT方法制备的梯度共聚物PIPA-co-PDMA,单体转化率都较高,在反应时间90 rain内达到80%以上。测得的数均分子量低于理论分子量,分子量分布都小于1.18,表明制备了结构可控的梯度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丽萍,未经徐丽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77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