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8974.7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谷卫东;丁戈明;李永红;李志勇;曹建新;李雄;刘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21/18 | 分类号: | G03G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519075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盒,包括处理盒壳体、安装在处理盒壳体内部的感光元件、与感光元件连接并为感光元件提供动力的动力受口、使所述动力受口可沿感光元件轴线方向伸缩的伸缩机构和控制伸缩机构伸缩的控制机构。由于增加了控制伸缩机构伸缩的控制机构。因此,在动力受口和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机构在开始啮合和啮合脱离时只需要通过控制机构控制伸缩机构的伸缩进而控制动力受口的伸缩,从而使动力受口和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机构在开始啮合和啮合脱离时能保持在直线上进行,不会受到折角时的摩擦损伤而影响两者的啮合,解决了现有处理盒动力受口和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机构在开始啮合和啮合脱离时会受到折角时的摩擦损伤而影响两者的啮合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静电印刷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该装置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一种基于静电印刷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该种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激光图像形成装置、LED图像形成装置、复印机、传真机中的任意一种。
基于静电印刷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完成这样一个工作过程:充电组件给感光元件表面充上均匀预定电荷;带有预定电荷的感光元件表面接受暴光处理后形成静电潜像;显影组件将显影剂送上感光元件,使感光元件表面的静电潜像获得显影;经转印作用后,静电潜像上的显影剂被转移到图像记录介质如纸张上;清洁组件清洁感光元件表面上的未完全转印的显影剂,以让感光元件进入下一次充电,即下一个循环过程。
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到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作为一个盒单元,集成有下列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感光元件如有机光导鼓,及对感光元件作用的一系列组件如充电组件、清洁组件、显影组件等。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处理盒包括两个主框架:第一主框架上设置有充电辊、清洁刮刀及感光元件,第二主框架上容纳有显影剂、磁辊及起调节磁辊上显影剂厚度的调节刮刀;充电辊作为充电组件,清洁刮刀作为清洁组件,磁辊、调节刮刀等作为显影组件。设置有上述元件的第一主框架与第二主框架装配在一起,形成处理盒。这种处理盒由终端用户安装或拆卸于图像形成装置而不需专业的维修人员,因此对终端用户来说方便维护。
一般地,处理盒的感光元件上设置有动力受口,该动力受口与图像形成装置内的驱动机构啮合,以带动感光元件作旋转运动。然而感光元件需要随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因此要求处理盒取出图像形成装置时,动力受口与驱动机构脱离啮合,以保证处理盒被顺利地从图像形成装置取出;在处理盒安装进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打印作业时,要求动力受口与驱动机构实现啮合,保证感光元件顺利旋转。
中国专利号为200920129260.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弹性压力装置的处理盒,由于感光鼓上设有弹性压力装置,该弹性压力装置促使动力接受件稳定地接受驱动力的驱动且使该动力接受件在该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具有活动间隙,这样既保证动力接受件在感光鼓旋转轴线的方向上有一定活动间隙,动力接受件抵向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端,实现碳粉盒在垂直于感光鼓轴线方向的安装,又使得动力接受件与感光鼓间同轴转动的传递更加可靠,结构也比较简单;另外,由于动力接受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感光鼓一端,这样便于维护感光鼓,而且,针对不同图像形成装置使用不同的动力接受件,然而感光鼓主体相同,这样只要更换动力接受件而不需要更换感光鼓,从而减少的制造和使用成本。但由于弹性压力装置使动力接受件即动力受口在与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机构开始啮合至脱离时始终处于受压状态,因此,而图像形成装置的内的空间有限,不可能在开始啮合和啮合脱离时使动力接受件和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件保持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动力接受件和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件在开始啮合和啮合脱离时必然会受到折角的摩擦损伤,进而影响两者的啮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盒,以解决现有处理盒动力受口和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机构在开始啮合和啮合脱离时会受到折角时的摩擦损伤而影响两者的啮合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8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墙体
- 下一篇:一种具有单元化外墙系统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