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抢险救援的多功能剪钳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9457.1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边宇枢;张勇;高志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F3/00 | 分类号: | B25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抢险 救援 多功能 | ||
1.一种具有大角度多方位的剪、钳工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避障能力的多功能车用属具。这种多功能车用属具,其特征在于:由末端执行机构、姿态转化部件及安装固定部分等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车用属具,其特征在于:末端执行机构由液压剪1和液压钳9组成。液压剪1通过多个六角头螺栓固连在液压剪联接件2,液压剪联接件2连接在旋转液压马达7上。液压钳9通过多个六角头螺栓固连在液压钳联接件8上,液压钳联接件8连接在另一侧的旋转液压马达7上。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车用属具,其特征在于:姿态转化部件由两个旋转液压马达7和两个摆动液压马达6组成。两侧的旋转液压马达7分别连在同侧的摆动液压马达6上。旋转液压马达7与摆动液压马达6按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进行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车用属具,其特征在于:安装固定件主要由主体联接件3、液压马达垫片5、液压剪联接件2和液压钳联接件8组成。摆动液压马达6通过液压马达垫片5连在主体联接件3上。主体联接件3连在机械臂上或者快换装置上。主体联接件3的横截面为空心矩形管,这样既有比较好的抗弯性能,能够承受很大的负载,又能有效的减轻重量。主体联接件3的同一组摆动液压马达安装面的距离略小于摆动液压马达6安装长度和两个液压马达垫片5的长度之和,使得摆动液压马达6、液压马达垫片5和主体联接件3紧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车用属具,其特征在于:液压剪1和液压钳9既可实现分别绕自身轴线的转动,又能完成相对于主体联接件3的俯仰运动。因此面向抢险救援的多功能剪钳能够完成大角度多方位的剪、钳工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避障能力。应用此面向抢险救援的多功能剪钳的优点在于面对复杂工况时无需更换属具,既可减少对快换装置的需求,又可节省灾后抢险的宝贵时间。同时实现剪与钳的配合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其它抢险救援属具的需求。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车用属具,其特征在于:当仅需要单一的剪功能时,则只是液压剪1正常工作。如遇障碍物,则液压剪1一侧的摆动液压马达6工作,使液压剪1相对于主体联接件3进行俯仰运动到适当位置之后,液压剪1一侧的旋转液压马达7工作,使液压剪1绕自身轴线转动到适当位置,最后进行正常的剪切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车用属具,其特征在于:当仅需要单一的钳功能时,则只是液压钳9正常工作。如果有障碍物,则液压钳9一侧的摆动液压马达6工作,使液压钳9相对于主体联接件3进行俯仰运动到适当位置之后,液压钳9一侧的旋转液压马达7工作,使液压钳9绕自身轴线转动到适当位置,最后进行正常的钳切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车用属具,其特征在于:当需要剪、钳配合时,则先是液压钳9一侧的摆动液压马达6工作,使液压钳9相对于主体联接件3进行俯仰运动到适当位置,之后液压钳9一侧的旋转液压马达7工作,使液压钳9绕自身轴线转动到适当位置,液压钳9咬合将物体固定。之后液压剪1也通过液压剪1一侧的摆动液压马达6和旋转液压马达7到达适当位置,将固定的物体剪断。或者先是液压剪按照上述动作运动到适当位置,将物体剪断,之后液压钳按上述动作运动到合适位置,把物体钳紧夹出。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车用属具,其特征在于:当需要进行松散物料的分离时,则是两端的旋转液压马达7工作,使液压剪1和液压钳9转动到与主体联接件3的正面垂直,之后两端的摆动液压马达6工作,使液压剪1和液压钳9的底部尽量靠近。这样液压剪1和液压钳9插入到松散物料后,两端的摆动液压马达6反向工作,使液压剪1和液压钳9分开,完成对松散物料的分离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车用属具,其特征在于:当需要进行松散物料的聚拢时,则是两端的旋转液压马达7工作,使液压剪1和液压钳9转动到与主体联接件3的正面垂直,之后两端的摆动液压马达6工作,使液压剪1和液压钳9的底部尽量远离。这样液压剪1和液压钳9插入到松散物料后,两端的摆动液压马达6反向工作,使液压剪1和液压钳9靠近,完成松散物料的聚拢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94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水箱上横梁总成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转向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