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种肥交替分施器及其种肥交替分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9758.4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8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维雄;罗锡文;王在满;曾山;向阳;付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肥 交替 分施器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种肥交替分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肥料室盖、种子室盖、取肥器、种肥输送轮、取种器、壳体和转轴,所述肥料室盖和种子室盖分别安装于种肥输送轮的两侧,所述肥料室盖、壳体与种肥输送轮形成肥料室,所述种子室盖、壳体与种肥输送轮形成种子室,所述壳体的下端设有与肥料室、种子室都相通的出料口;
所述取肥器和取种器分别安装于肥料室和种子室,所述取肥器和取种器均通过转轴与种肥输送轮连接;所述种肥输送轮的一侧的周边设有肥料槽,另一侧的周边设有种子槽,所述肥料槽和种子槽交替排列,所述肥料槽和种子槽分别与肥料室和种子室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肥交替分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肥器包括取肥轮体和多条取肥指,所述取肥指的一端固定于取肥轮体的外缘,且与取肥轮体的外缘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此第一夹角的大小为30°~75°;所述取肥指设有取肥槽,所述取肥槽的朝向种肥输送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种肥交替分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种器包括取种轮体和多条取种指,所述取种指的一端固定于取种轮体的外缘,且与取种轮体的外缘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此第二夹角的大小为30°~75°;所述取种指设有取种槽,所述取种槽的朝向种肥输送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肥交替分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槽的槽宽为1cm~4cm,所述种子槽的槽宽为0.5cm~2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肥交替分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槽的径向深度为1cm~4cm,所述种子槽的径向深度为0.5cm~2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肥交替分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肥器和种肥输送轮之间设有取肥隔板,所述取肥隔板的上端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取种器与种肥输送轮之间设有取种隔板,所述取种隔板的上端设有第二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种肥交替分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肥隔板的外缘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取种隔板的外缘设有第二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肥交替分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料室盖的外侧设有与肥料室相通的肥料入口,所述种子室盖的外侧设有与种子室相通的种子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肥交替分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用于安装种肥输送轮的安装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种肥交替分施器的种肥交替分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在农田中挖出一条种植沟;
B、将种肥交替分施器的置于种植沟的上方,且令出料口位于种植沟的正上方;此时,转动转轴,则取肥器、种肥输送轮和取种器均随着转轴转动;所述肥料槽中的肥料和种子槽中的种子依次交替的从出料口流出;与此同时,种肥交替分施器沿种植沟方向水平移动,从而实现种肥交替分施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97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世界表
- 下一篇:一种复印机螺旋供粉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