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盘绕装置及其走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19831.8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9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奇;朱雪峰;邵海波;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803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环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盘绕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光纤盘绕装置,包括托盘(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侧掉头残环(21)和/或右侧掉头残环(22),左侧掉头残环(21)、右侧掉头残环(22)分别位于托盘(1)的左侧和右侧的底壁上;所述左侧掉头残环(21)、右侧掉头残环(22)之间的区域为开放式的盘纤区(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掉头残环(21)包括位于所述左侧掉头残环(21)的环的完整环轨迹的左后方的第一残环(211)、位于所述左侧掉头残环(21)的环的完整环轨迹的中部前方的第二残环(212);
所述右侧掉头残环(22)包括位于所述右侧掉头残环(22)的环的完整环轨迹的右后方的第三残环(221)、位于所述右侧掉头残环(22)的环的完整环轨迹的中部前方的第四残环(2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成倒L型的第一光纤导柱(3),第一光纤导柱(3)位于托盘(1)的底壁的中部的后部,第一光纤导柱(3)的上臂伸向托盘(1)的后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托盘(1)的后壁向前伸出的第二光纤导柱(4),第二光纤导柱(4)伸向托盘(1)的上方;第二光纤导柱(4)与第一光纤导柱(3)的上臂交错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适配器卡座(5),所述适配器卡座(5)位于所述托盘(1)的前壁,适配器卡座(5)卡接有适配器(6);所述适配器(6)有多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纤板(7),所述过纤板(7)设置于所述托盘(1)的前部;
当托盘(1)上仅设置左侧掉头残环(21)时,所述过纤板(7)设置于所述托盘(1)的前部的左端;
当托盘(1)上仅设置右侧掉头残环(22)时,所述过纤板(7)设置于所述托盘(1)的前部的右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纤板(7),所述过纤板(7)有两个;所述过纤板(7)分别设置于所述托盘(1)的前部的左端和右端。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纤板(7)的边和角采用弧形过渡结构。
9.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的走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部分光纤从右侧的所述适配器(6)进入托盘(1),向左前方折弯,会合于托盘(1)的上部的左后部;另一部分光纤从左侧的所述适配器(6)进入托盘(1),向右前方折弯,会合于托盘(1)的后部,向右走线,在右侧掉头残环(22)处掉头后,向左前方折弯与从右侧的所述适配器(6)进入的光纤会合;或,
一部分光纤从左侧的所述适配器(6)进入托盘(1),向右前方折弯,会合于托盘(1)的上部的右后部;另一部分光纤从右侧的所述适配器(6)进入托盘(1),向左前方折弯,会合于托盘(1)的后部,向左走线,在左侧掉头残环(21)处掉头后,向右前方折弯与从左侧的所述适配器(6)进入的光纤会合。
10.一种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纤盘绕装置的走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纤从所述托盘(1)的前部的左端的过纤板(7)进入托盘(1),在左侧掉头残环(21)处掉头,向右侧走线;或,
光纤从所述托盘(1)的前部的右端的过纤板(7)进入托盘(1),在右侧掉头残环(22)处掉头,向左侧走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983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封框胶涂布方法和显示面板
- 下一篇:光纤熔接存储组合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