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输送功能的淬火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19850.0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9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朱仁胜;赵韩;李军鹏;郭长福;彭继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1D1/667 | 分类号: | C21D1/6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沈尚林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输送 功能 淬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件加工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输送功能的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的铸件生产加工技术中,铸件浇铸成型后,需要通过淬火工序以达到降低其温度的效果。该淬火工序淬火质量差、操作较为复杂,且淬火时间较长,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
现有的淬火装置虽然可以完成淬火功能,但是不能控制淬火速度、淬火的深度,难以保证淬火铸件的淬火质量和淬火的均匀性。
另外,铸件从炉膛到淬火装置的转移基本都是通过人工完成,一旦铸件的数量较多时,工人的工作量就迅速变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输送功能的淬火装置,该具有输送功能的淬火装置在铸件被输送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对其快速淬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输送功能的淬火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铸件并使其移动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上沿铸件的运行方向设置有用于使铸件淬火的淬火机构。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施:
进一步的,所述淬火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下部和/或侧面并向铸件送风的鼓风机构。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构下部的若干第一风扇以及设置在输送机构两侧的若干高度可调式的第二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淬火机构还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构上方并向铸件喷洒淬火介质的喷雾机构。
优选的,所述喷雾机构包括设置在输送机构上方的若干喷嘴以及向喷嘴输送淬火介质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与喷嘴相连的水泵和淬火介质输送管道;所述淬火介质输送管道端部与淬火介质存储机构连接;所述淬火介质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设为网状输送链,其内部设置有若干随网状输送链运行而滚动的托辊。
优选的,所述网状输送链由通过异步电动机带动的变速箱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的下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托辊、第一风扇、异步电动机和变速箱均固定在支架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平面与水平面成20~30°夹角。
本发明的具有输送功能的淬火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表现在:
1)、在输送机构上沿铸件的运行方向设置有用于使铸件淬火的淬火机构,淬火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网状输送链的下部和/或侧面并向铸件送风的鼓风机构、设置在网状输送链上方并向铸件喷洒淬火介质喷雾机构。通过鼓风机构和喷雾机构的同时工作,使铸件在网状输送链上被输送的同时,即可实现铸件的快速淬火,加工效率高,从而避免了传统加工时需要通过繁杂的淬火装置、淬火工艺才能实现淬火。
2)、在输送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喷雾机构,侧面和/或底面设置有鼓风机构,可以进行全面、均匀的完成空气淬火过程。
3)、通过控制水量和风扇风速,调整铸件的淬火速率,以根据需求改变铸件的组织。
4)、可以在网状输送链的顶部添加机械手,调整放置铸件的时间间隔。可以防止铸件在网状输送链上相互之间的重叠,进而导致淬火的不均匀性。同时,通过该淬火装置淬火,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现自动化生产。
5)、淬火质量高、且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实用价值高,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输送功能的淬火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3是喷雾机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1—3,输送机构2用于放置铸件并使其移动,优选设为网状输送链,其内部设置有若干随网状输送链运行而滚动的托辊3,设置托辊3的优点在于可提高网状输送链的支撑强度,可以提高同时承载铸件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网状输送链由通过异步电动机带动的变速箱6提供动力。
网状输送链上沿铸件的运行方向设置有用于使铸件淬火的淬火机构,淬火机构包括有设置在网状输送链的下部和/或侧面并向铸件送风的鼓风机构、设置在网状输送链上方并向铸件喷洒淬火介质喷雾机构。通过鼓风机构和喷雾机构的同时工作,使铸件在网状输送链上被输送的同时,即可实现铸件的快速淬火,加工效率高,从而避免了传统加工时需要通过繁杂的淬火装置、淬火工艺才能实现淬火,且淬火质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未经滁州汽车与家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19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