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输交通信号用耐火通信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0265.2 | 申请日: | 201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1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权;陆春良;淮平;金春敏;孙国跃;陈夏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1/02 | 分类号: | H01B11/02;H01B11/06;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29;H01B7/295;H01B7/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王健 |
地址: | 215234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 交通信号 耐火 通信 电缆 | ||
1. 一种传输交通信号用耐火通信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聚酯带(1)绕包包覆的至少三个屏蔽线组(2),此屏蔽线组(2)包括至少两个由7根第一镀锡铜丝(3)绞合而成的绞合单线(4),所述7根第一镀锡铜丝(3)中1根第一镀锡铜丝位于中心位置,其余6根第一镀锡铜丝绞合于位于中心的所述第一镀锡铜丝表面;
此绞合单线(4)外表面具有一单线绝缘层(5),
所述至少两个绞合单线(4)由第二聚酯带(6)绕包包覆,此第二聚酯带(6)外表面覆盖有线阻屏蔽层(7),一线阻隔离层(8)包覆于所述线阻屏蔽层(7)外表面;一线组排流线(9)位于所述第二聚酯带(6)和线阻屏蔽层(7)之间(从属),
一电缆耐火包带层(10)包覆于所述第一聚酯带(1)外表面;
一电缆屏蔽铠装层(11)包覆于所述电缆耐火包带层(10)外表面;
一电缆外护层(12)包覆于所述电缆屏蔽铠装层(11)外表面;
所述单线绝缘层(5)由外单线绝缘层(51)和位于其内侧的内单线绝缘层(52)组成,内单线绝缘层(52)占所述单线绝缘层(5)厚度的85%~95%,内单线绝缘层(52)为本色交联聚乙烯绝缘,外单线绝缘层(51)由以下列质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组成:
本色交联聚乙烯料 1%~3%,
塑料色母料 97%~99%;
所述线阻隔离层(8)包括合成云母纸(81),此合成云母纸(81)两侧通过硅树脂粘合剂层(82)均贴覆有玻纤布(83);
所述电缆屏蔽铠装层(11)由多股铜包钢丝(13)编织而成,此铜包钢丝(13)由位于中心的钢丝(131)和外表面包覆的铜层(132)组成,此铜包钢丝(13)直径为φ0.10~φ0.15 mm;
所述线组屏蔽层(7)由多股直径为φ0.10~φ0.15 mm的第二镀锡铜丝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不小于90%,屏蔽抑制系数不大于0.07;
所述电缆耐火包带层(10)中耐火包带绕包的层数为2层;
所述第二聚酯带(6)厚度为0.03~0.06 mm,所述第一聚酯带(1)厚度为0.05~0.08 mm。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交通信号用耐火通信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组排流线为镀锡铜单线,其线径φ0.30~φ0.50 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交通信号用耐火通信软电缆,其特征在于:一电缆排流线(14)位于所述电缆耐火包带层(10)和电缆屏蔽铠装层(11)之间,此电缆排流线(14)为镀锡铜单线,其线径为φ0.50~φ0. 80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026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