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捷货车控制阀压力保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0600.9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迎春;安鸿;李谋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22 | 分类号: | F16K17/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20010 四川省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捷 货车 控制 压力 保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捷货车控制阀压力保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快捷货车控制阀处于保压位时,主活塞在上、下两侧压力及其他阻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当任意一侧压力有一定波动时,便可能破坏主活塞的平衡,使其上移或下移,造成非预期的再制动或缓解,因此,提高快捷货车控制阀在保压位时主活塞的稳定性成为安全性能方面需要。
为了提高快捷货车控制阀保压稳定性,在现有快捷货车控制阀结构的基础上有两个途径:增加主活塞动作阻力和增设逆流孔。其中,采用增加主活塞动作阻力的方法会影响其他动作的阻力,因此,通过增设限孔,使主活塞两侧压力空气逆流,则成为可靠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快捷货车控制阀在保压位时主活塞稳定性的快捷货车控制阀压力保持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快捷货车控制阀压力保持机构,包括主活塞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活塞杆内设置有连通主活塞上下两侧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使主活塞两侧压力空气逆流的节流机构。
本发明所述的快捷货车控制阀压力保持机构,其所述节流机构包括节流套、节流片以及滤尘片,所述节流套与主活塞杆的通孔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在所述节流片上设置有连通其上下侧的限孔,在所述节流套的内孔中设置有至少一个节流片构成连通主活塞上下两侧的限孔通路,所述滤尘片分别设置在节流套的内孔内、限孔通路两侧,所述节流片和滤尘片分别与节流套的内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发明所述的快捷货车控制阀压力保持机构,其所述节流套通过螺纹安装于主活塞杆上部的螺纹孔中。
本发明所述的快捷货车控制阀压力保持机构,其在所述主活塞杆上设置有端垫,所述端垫通过定位环槽安装在主活塞杆的上部。
本发明通过在主活塞杆内设置能够使主活塞两侧压力空气逆流的节流机构,当保压过程中主活塞任意一侧压力空气有波动时,通过节流机构的逆流,主活塞仍能处于平衡状态,提高保压过程中主活塞的稳定性。本发明结构巧妙,效果显著,对现有快捷货车控制阀改动较小,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主活塞杆,2为节流套,3为节流片,4为滤尘片,5为密封圈,6为限孔,7为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快捷货车控制阀压力保持机构,包括主活塞杆1,在所述主活塞杆1内设置有连通主活塞上下两侧的通孔,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使主活塞两侧压力空气逆流的节流机构,在所述主活塞杆1上设置有端垫7,所述端垫7通过定位环槽安装在主活塞杆1的上部。
其中,所述节流机构包括节流套2、节流片3以及滤尘片4,所述节流套2通过螺纹安装于主活塞杆1上部的螺纹孔中,且与主活塞杆1的通孔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在所述节流片3上设置有连通其上下侧的限孔6,在所述节流套2的内孔中设置有两个节流片3构成连通主活塞上下两侧的限孔通路,所述滤尘片4分别设置在节流套2的内孔内、限孔通路两侧,所述节流片3和滤尘片4分别与节流套2的内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快捷货车控制阀保压过程中,主活塞两侧空气压力有波动时,通过主活塞杆中的限孔通路,使主活塞两侧压力空气有一定的逆流作用,使波动幅度减小,不破坏主活塞的平衡,提高快捷货车控制阀在保压位时主活塞的稳定性。本发明结构巧妙,效果显著,对现有快捷货车控制阀改动较小,易于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06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