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丝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1131.2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小杉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A61F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入到血管内的导丝。
背景技术
作为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等的血管内治疗所使用的医疗用器械之一,已知有导丝。导丝是用于将导管、支架等引导到血管内的目的部位的医疗用器械。
以往,作为将导丝插入到血管内的方法,从鼠径部向大腿动脉的穿刺(TFI)为主流,通过促进医疗用器械的小型化,近年来过度到能够减轻对患者的负担的、从上臂部向上臂动脉的穿刺(TBI)及从手腕向桡骨动脉的穿刺(TRI)。
处于上臂动脉及桡骨动脉等的末梢血管较细,而且主枝和侧枝的分枝部较多。因此,存在导丝的前端被末梢血管的侧枝挂住而不能顺畅地到达目的部位的问题。因此,已知有具备能够提高导丝的操作性的多弯曲形状的前端部的导丝(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2)。引用文献2的导丝如如下结构,即、在前端区域设有三个弯曲部,从前端侧朝向后端侧而各弯曲部的刚性变高(换言之,越是前端侧的弯曲部越柔软的结构)。
然而,即使在具备由第一弯曲部300、第二弯曲部320和第三弯曲部340构成的前端区域的导丝100中,在末梢血管的分枝部500中的主枝和侧枝的角度为锐角的情况下,有时导丝100的前端140也会被侧枝挂住(参照图5(a))。在导丝100的前端140被侧枝挂住的状态下,若将导丝100向前端方向推入,则出现以下的问题。导丝100的刚性由于后端侧的第一弯曲部300比前端侧的第二弯曲部320高,因此在接触主枝的侧壁的第二弯曲部320附近,向前端方向推入导丝100的力600转换为将第二弯曲部320的主枝的侧壁推向外部方向的力640,并以第二弯曲部320为支点进行旋转,导丝100的前端区域成为环状(参照图5(b)),甚至导丝100被破损(参照图5(c))。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764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07/105531号公报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形而提出的方案,课题是提供一种在分枝部较多的末梢血管中,在导丝的前端被侧枝挂住的状态下,即使将导丝向前端方向推入的情况下,也不易成为环状且操作性高的导丝。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上述课题通过以下列举的方法来解决。
本发明的方案1是一种导丝,由芯轴和覆盖上述芯轴的外周的线圈体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导丝的前端区域具有:向第一方向弯曲的第一弯曲部;形成于比上述第一弯曲部靠前端侧且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以及形成于比上述第二弯曲部靠前端侧且向与上述第二方向不同的第三方向弯曲的第三弯曲部,上述第二弯曲部的柔软性比上述第一弯曲部的柔软性及上述第三弯曲部的柔软性高。
本发明的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弯曲部中的上述芯轴的外径比上述第一弯曲部中的上述芯轴的外径及上述第三弯曲部中的上述芯轴的外径细,与此相对,上述第二弯曲部中的上述线圈体的外径与上述第一弯曲部中的上述线圈体的外径及上述第三弯曲部中的上述线圈体的外径相同。
本发明的方案3根据方案1或2所述的导丝,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前端区域的后端侧具有直线状的主体部,上述导丝的前端从上述主体部的轴位移并向前端侧延伸。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就本发明的方案1的导丝而言,前端区域中的第二弯曲部的柔软性比第一弯曲部的柔软性及第三弯曲部的柔软性高。因此,即使在导丝的前端被末梢血管的侧枝挂住的状态下向前端方向推入,也由于第二弯曲部柔软而能够在第二弯曲部附近较大地挠曲。由此,能够减轻将导丝推向前端方向的力转换成将第二弯曲部的主枝的侧壁推向外部方向的力,能够不易产生以第二弯曲部为支点的前端区域的旋转。因此,导丝的前端不会成为环状,能够正常地在主枝行进。
就本发明的方案2的导丝而言,尽管芯轴的外径在第二弯曲部变细,但线圈体的外径在各弯曲部相同。因此,能够不改变导丝的前端区域中的线圈体的外径地使第二弯曲部的柔软性比第一弯曲部及第三弯曲部高。另外,由于前端区域中的线圈体的外径在各弯曲部不改变,因此能够使医生对导丝的推入力不衰减地传递到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未经朝日英达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1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