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用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1239.1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8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朴荣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荣范 |
主分类号: | C02F1/68 | 分类号: | C02F1/68;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辽宁省丹东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用水 处理 方法 设备 | ||
1.饮用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得到净化的水;
使所述净化的水通过第一滤芯,得到饮用水;其中,所述第一滤芯由水溶性硅元素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饮用水之前,使所述净化的水通过第一滤芯之后还包括:
使通过第一滤芯的水通过第二滤芯;
其中,所述第二滤芯由水溶性硅元素和活性炭混合制成,并且所述第二滤芯中的水溶性硅元素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一滤芯中的水溶性硅元素的粒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饮用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饮用水之前,使通过第一滤芯的水通过第二滤芯之后还包括:
使通过第二滤芯的水再通过第三滤芯;
其中,所述第三滤芯由水溶性硅元素和活性炭混合制成;并且所述第三滤芯中的水溶性硅元素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二滤芯中的水溶性硅元素的粒径,所述第三滤芯中的活性炭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二滤芯中的活性炭的粒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用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芯由水溶性硅元素和活性炭混合后,再经压缩烧结而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处理的方法为:
使水依次通过聚丙烯滤芯、颗粒活性炭滤芯、压缩活性炭滤芯和反渗透膜。
6.饮用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净水器和第一管道;所述净水器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内设有第一滤芯;所述第一滤芯由水溶性硅元素制成;
所述净水器用于: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得到净化的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用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内设有第二滤芯;所述第二滤芯由水溶性硅元素和活性炭混合制成,并且所述第二滤芯中的水溶性硅元素的粒径小于所述第一滤芯中的水溶性硅元素的粒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饮用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三管道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三管道内设有第三滤芯;所述第三滤芯由水溶性硅元素和活性炭混合制成;并且所述第三滤芯中的水溶性硅元素的粒径小于所述二滤芯中的水溶性硅元素的粒径,所述第三滤芯中的活性炭的粒径小于所述二滤芯中的活性炭的粒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饮用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管道、第五管道、第六管道、第七管道;所述第四管道内设有聚丙烯滤芯;所述第五管道内设有颗粒活性炭滤芯;所述第六管道内设有压缩活性炭滤芯;所述第七管道内设有反渗透膜;所述第七管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管道的进水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饮用水的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芯由水溶性硅元素和活性炭混合后,再经压缩烧结而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荣范,未经朴荣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123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床的电路系统
- 下一篇:一种碳酸锂生产中碳酸钠溶液的净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