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凤凰鸡中草药饲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1660.2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1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国增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A23K1/175;A23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0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凤凰 中草药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的喂养饲料,具体涉及一种凤凰鸡中草药饲料。
背景技术
凤凰鸡是我国的一种土鸡,又被称为“中华宫廷黄鸡”,是依据《本草纲目》中记载的黄雌鸡的特征为基础,从我国古老鸡种“北京油鸡”中选育出来,1988年8,北京畜牧局张国增畜牧师抱了几只请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先生,溥杰先生观鸡后讲道:“我不能题‘宫廷黄鸡’,因为当今日本、英国等很多国家都有宫廷,而此鸡为我中华往日独有的珍品,所以我要给你们加两个字,写一个‘中华宫廷黄鸡’”。此禽由此而得名(下面内容中均以“中华宫廷黄鸡”之名代替凤凰鸡)。中华宫廷黄鸡外貌独特,其为浅黄色或黄色,脚细短,体型丰满,头长大凤冠,且嘴长羽胡须,腿长毛,而且大腿飞节处和爪上长翅羽,行走似舞。中华宫廷黄鸡是我国珍贵的鸡种,其肉质鲜嫩,肉味鲜美,是其他鸡种所无法相比的,曾被选作清代宫廷御膳。中华宫廷黄鸡对摄入的某些营养及药用成分具有一定的沉积和浓缩能力,所以通过喂食相关的营养成份可使其对人体具有一定保健治疗效果。
目前,随着大型养殖户的增加,市场上的鸡饲料多种多样、琳琅满目。但大多养鸡户的目的是提高产蛋或产肉量,很少有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如何提高鸡肉的口感、改善鸡肉的营养成份使其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凤凰鸡中草药饲料,在该饲料中加入了黄小米、石灰石粉、蒸骨粉等常规饲料以及氯化胆碱、微量元素、氨基酸、中草药等核心料,用该饲料喂食中华宫廷黄鸡,增强了鸡的抗病力,加快了鸡的生长速度;且该鸡肉对催乳增乳具有一定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凤凰鸡中草药饲料,所述饲料的成份及各种成份的质量百分比为:黄色玉米42~55%、黄小米4~12%、麦麸5~13%、黄豆粕7~15%、花生仁粉3~6%、菜籽粕1~4%、石灰石粉5~13%、蒸骨粉1~2%、食用盐0.3~0.4%以及核心料0.9~1.5%,所述核心料包括维生素、氯化胆碱、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中草药。
优选地,所述饲料的成份及各种成份的质量百分比为:黄色玉米48~52%、黄小米8~11%、麦麸8~11%、黄豆粕9~12%、花生仁粉4%、菜籽粕2%、石灰石粉7~9%、蒸骨粉1.5%、食用盐0.3~0.4%以及核心料1%。
优选地,所述核心料中各种成份的质量百分比为:维生素9.3%、氯化胆碱25.6%、氨基酸16.5%、微量元素25.6%以及中草药23%。
优选地,所述中草药为六种通乳散,主要包括25%的黄芪、10%的当归、25%的蒲公英、15%的王不留行、15%的陈皮和10%的钟乳石。
优选地,所述微量元素包括4%的硫酸铜、24%的硫酸亚铁、36%的硫酸锌、34%的硫酸锰以及2%的碘化钾。
优选地,所述氨基酸为蛋氨酸。
优选地,所述花生仁粉可用棉仁粉代替。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凤凰鸡中草药饲料的营养成份及其各成份比例合理,主要包括以下优点:1)所喂食的鸡食欲增强、体质健壮、抗病力强;2)使鸡的营养均衡,生长速度加快;3)喂食该饲料的鸡肉质好,营养符合产妇、婴儿所需,对产妇的催乳、增乳具有一定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时,以下面配比为例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黄色玉米50%、黄小米9.4%、麦麸8.5%、黄豆粕11%、花生仁粉5%、菜籽粕3%、石灰石粉10.3%、蒸骨粉1.5%、食用盐0.3%以及核心料1%;
在1%的核心料中包括9.3%的维生素、25.6%的氯化胆碱、16.5%的蛋氨酸、25.6%的微量元素、23%的中草药(即通乳散);其中,25.6%的微量元素中包含4%的硫酸铜、24%的硫酸亚铁、36%的硫酸锌、34%的硫酸锰和2%的碘化钾;23%的通乳散中包含25%的黄芪、10%的当归、25%的蒲公英、15%的王不留行、15%的陈皮以及10%的钟乳石。
实施例2
黄色玉米52%、黄小米11%、麦麸8%、黄豆粕11.7%、花生仁粉4%、菜籽粕2%、石灰石粉9%、蒸骨粉1%、食用盐0.4%以及核心料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国增,未经张国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16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青光眼的复合物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纳米金属螺旋轴锥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