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2165.3 | 申请日: | 2013-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6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隋素利;杜霞;刘庆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隋素利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00;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文登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支气管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药。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多发常见病,其症状是:咳嗽,痰多,气喘,胸闷,甚至于头痛,发热,流涕。中医称为咳喘病,主因是外感内伤及痰饮所致。目前对该病的治疗,急性发作期,以抗生素类西药医治疗效较好。对慢性支气管炎,主要使用增强人体机理的中草药治疗,效果较理想。发明人,对用中草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进行了潜心研究总结,优选出一种疗效显著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中药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当归10-20克(15克)、茯苓10-20克(15克)、枸杞子8-20克(15克)、西洋参10-20克(15克)、炙龟板10-25克(20克)、天冬10-15克(12克)、桔梗5-12克(10克)、白芥子8-12克(10克)、炒白芍5-12克(10克)、苦杏仁5-12克(10克)、陈皮5-12克(10克)、干姜6-12克(10克)、炙甘草5-12克(10克)、麻黄5-10克(8克)、紫菀5-10克(8克)、川贝母5-10克(8克)。
本发明中药最佳重量配比为括号内数字。
本发明各味中药的药理分析如下:当归--入肺、胃、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温病发热,斑疹,咽喉肿痛,疮痈肿毒等。茯苓--入心、脾、肾经。功能:益心脾,利水湿,安神。主治:脾虚腹泻,消化不良,咳嗽多痰,心悸失眠等。枸杞子--入肝、肾经。功能:滋养肝肾,明目润肺。主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遗精消渴,腰膝酸痛等。西洋参--入脾、肺经。功能: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主治:气虚欲脱,脾气不足,肺气亏虚,津伤口渴,心神不安,失眠多梦,惊悸健忘等。龟板--入肝、肾、心经。功能: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主治:阴虚阳亢,热病伤阴,虚风内动,阴虚发热,盗汗,腰膝酸痛,久咳,小儿软骨,惊悸健忘等。天冬--入肺、肾经。功能:滋阴,清热,润燥。主治:虚劳喘咳,吐血,低烧不退,热病口渴,津枯便秘。桔梗--入肺经。功能:宣肺祛痰,排脓。主治:痰多,痰吐不爽,咽喉肿痛,肺痈,疮痈肿毒。紫菀--入肺经。功能:润肺,化痰止咳。主治:咳嗽气逆,痰吐不利,痰中带血,肺虚久咳。白芥子--入肺经。功能:祛痰定喘,消肿止痛。主治:咳嗽,痰多气喘,胸胁疼痛,外疡痈肿,痰核。白芍--入肝、脾经。功能: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主治: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肝气不和,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苦杏仁--入肺、大肠经。功能:止咳,平喘,润肠。主治:咳嗽气喘,痰吐不利,气喘,大便秘结。陈皮--入脾、肺经。功能:理气和胃,燥湿化痰。主治:痰多咳嗽,胸腹胀满,反胃呕吐等。干姜--入脾、胃、肺、心经。功能:温中散寒,回阳。主治:阳气虚脱,虚寒泄泻,寒冷腹痛,咳嗽气喘,痰多。甘草--入、心、脾、胃经。功能:和中益气,缓急止痛,解毒,祛痰。主治: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腹痛、胃痛、脘腹挛急作痛,咽喉痛。麻黄--入肺、膀胱经。功能:发汗,平喘,利水。主治:感冒,风寒发热,咳嗽气喘,水肿等。紫菀--入肺经。功能:润肺,化痰止咳。主治:咳嗽逆气,痰吐不利,肺虚久咳,痰中带血。川贝母--入肺、心经。功能:润肺化痰,清热散结。主治:肺虚久咳,痰少咽燥,咳嗽气喘,痰多,痈肿瘰疠。从上述各味中药的入经、功能、主治可以看出,多数药物具有止咳平喘,宣肺去痰,清热解毒功效,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针对性很强,部分药物有调和药性,理气和胃,宁心安神作用。纵观组方按主、辅、佐、使相配伍,使该中药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用药取叠加方式,可增强药物的疗效。
制备方法:
按组方和重量精选中药,用砂锅煎,加适量水,龟板捣碎先煎20分钟,再加入其余中药,煎一遍复一遍,煎成口服药液400毫升,为1剂。
服法用量及禁忌:
每日1剂,早晚饭后温热各服二分之一,红糖水送服。忌辛辣、生冷、烟酒、食盐。7天1疗程。
本发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药,组方合理,制备简单,服用方便,经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药性平合,无毒副作用,有效率88%,治愈率7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成及重量配比为:当归10克、茯苓10克、枸杞子8克、西洋参10克、炙龟板10克、天冬10克、桔梗5克、白芥子8克、炒白芍5克、苦杏仁5克、陈皮5克、干姜6克、炙甘草5克、麻黄5克、紫菀5克、川贝母5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隋素利,未经隋素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21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单晶锭的方法、单晶锭和由该单晶锭制造的晶片
- 下一篇:多模态心脏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