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纯度高密度WO3/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2712.8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钱静雯;彭志坚;符秀丽;王成彪;付志强;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C23C14/06 | 分类号: | C23C14/06;C30B23/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度 高密度 wo sub 结构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纯度高密度WO3/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氧化钨作为一种功能陶瓷在电致变色、气体探测和化学催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作为压敏电阻,氧化钨陶瓷具有低电压、低电流等特点,有望在微电子学领域得到应用。然而,氧化钨晶体中由于存在多相共存现象导致其电学性能不稳定,它的应用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开发。有研究表明,当材料尺寸小到纳米量级时大多呈现出单晶状态,因此制备出氧化钨纳米单晶有望解决其结构相变多、电学性能不稳定等缺点。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材料的性能、扩展材料的应用,两种或多种材料的复合或杂化形成的纳米异质结构能增强材料的性能或展现出单独组分材料不具有的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核壳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异质结构广泛应用于材料的电学、磁学、光学、催化、力学和电化学性能的复合。例如,WO3/TiO2核壳结构因为结合了WO3和TiO2的优秀性能而展现出了更加优异的催化性能和更加优异的电致变色染色率(Vuong N M,Kim D,Kim H.Electrochromic properties of porous WO3-TiO2core-shell nanowires.J.Mater.Chem.C,2013,1(21):3399-3407),而有关WO3/S核壳结构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目前,核壳纳米结构一般采用化学法制备。相较于化学反应的复杂和难于控制,物理气相沉积如热蒸发具有成本低、制备过程简单、工艺参数可控性强和制备材料多为晶体等特点。本发明首次利用热蒸发技术高产率制备得到了高纯度、高密度,均匀性好的WO3/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有望在催化剂、电致变色玻璃、蓄电池电极、气敏传感器和压敏电阻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纯度高密度WO3/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真空管式炉,以氧化钨(WO3)和硫(S)作为蒸发源,通过热蒸发的方法,在载气保护下,在表面平整、光洁的硅片、砷化镓片、蓝宝石片或碳化硅单晶片上,一步合成沉积得到高密度的WO3/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这种颗粒其内核为单晶WO3,外壳为非晶单质S。该方法具有沉积条件严格可控、设备和工艺简单、产量大、成本低等优点。所获得的核壳结构纳米颗粒产物纯度高,其内核和外壳的直径分布均匀,颗粒大小可控。
本发明提出的WO3/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热蒸发氧化钨和硫在表面平整、光洁的基片上合成WO3/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包括以下步骤:
(1)在真空管式炉中,将分别装有WO3粉和S粉的氧化铝陶瓷坩埚、或者装有WO3和S混合粉的氧化铝陶瓷坩埚放置在炉中央的加热区域,在其气流下游距离装有WO3粉的坩埚20-30mm处温度较低的区域放置基片。
(2)在加热前,先对整个系统抽真空,然后向系统中通入高纯惰性载气,并重复多次,以排除系统中的空气。然后以15-30℃/min速率升温到最高加热温度,并保温数小时。在加热过程中,保持载气流量为100-300标准立方厘米每分钟(sccm),且整个加热过程在惰性载气保护下完成,最后自然降温到室温,即可在基片上得到高纯度、高密度WO3/S核壳结构纳米颗粒。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的蒸发源为市售分析纯WO3粉末和硫粉。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如果将装有WO3粉和S粉的氧化铝陶瓷坩埚分别放置在不同加热区域进行加热,则将装有WO3粉的氧化铝陶瓷坩埚放置在炉的中央温度最高的加热区域,在其气流上游或者下游距离装有WO3粉的坩埚10-15mm处加热温度较低的区域放置装有S粉的氧化铝陶瓷坩埚。
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如果将装有WO3和S混合粉的氧化铝陶瓷坩埚放置在炉中央的加热区域进行加热,则其中WO3粉和S粉的质量比控制在10:1到100:1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2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Ba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Bi<sub>2</sub>WO<sub>6</sub>-SrTaO<sub>2</sub>N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多孔微纳结构WO<sub>3</sub>气敏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用于电致变色的花簇状WO<sub>3</sub>薄膜的制备方法
- 石墨相氮化碳负载氧化钨/钨酸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三氧化钨
- 一种刻蚀WO<sub>3</sub>纳米薄膜的方法
- 一种WO<sub>3</sub>/MoO<sub>3</sub>复合电致变色膜的制备方法
- 一种臭氧改性WO<sub>3</sub>薄膜光电极的方法
- 软件生成装置和软件生成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