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钩藤碱在制备具有抗焦虑、抗抑郁作用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2792.7 | 申请日: | 2013-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6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吉银;周世文;莫志贤;汤建林;徐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1/438 | 分类号: | A61K31/438;A61P25/22;A61P25/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钩藤 制备 具有 焦虑 抑郁 作用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药物领域,具体涉及钩藤碱用于制备系列抗焦虑、抗抑郁用途的精神障碍药物。
背景技术
精神障碍又称为精神疾病,是指在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而出现感知、思维、情感、行为、意志以及智力等精神运动方面的异常。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障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10种造成社会最沉重负担的疾病中,精神疾病占了4种。精神医学正在逐步受到医学同行及社会的关注并被赋予新的认识,而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是精神障碍的常见类型,应用抗焦虑药是治疗焦虑症的主要方法。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病症,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或持续性的焦虑、紧张、惊恐不安等焦虑情绪,并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不安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焦虑症的发生发展与神经解剖、神经递质调质-受体、神经内分泌系统等方面有关。
焦虑症是一类危害人们健康生活的精神疾病。焦虑症主要包括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创伤后神经紧张性精神障碍、广泛性焦虑症、社会焦虑障碍、强迫障碍、特殊恐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日渐加剧,焦虑症患者明显增加。据统计,我国城市人口中发病率约1%~2%,而发达国家近10%,且仍呈增长趋势。临床应用的抗焦虑药如安定、丁螺环酮、氟西汀等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迫切需要研发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抗焦虑新药。现有技术中,抗焦虑药物以苯二氮卓(Benzodiazepine)类抗焦虑药为主,其作用机制是调整一种抑制性的神经传导物质γ-氨基丁酸的活性以缓解焦虑症状。但会产生失眠、过敏、肌肉疼痛、虚弱、恶心、运动失调、视力模糊、疲倦、混乱、妄想等副作用。
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的药物包括:
1.作用于苯二氮卓受体的药物,代表药物有地西伴、氯氮卓、硝西伴、劳拉西伴、阿普唑仑等。作用于苯二氮卓受体的药物起效较快,但毒副作用较大,如嗜睡、头昏、乏力、镇静、肌肉松弛、记忆力减退,长期使用导致耐受和成瘾性。停药后会出现戒断症状。
2.新型抗焦虑药(5-HT部分激动剂),代表药物有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属于无镇静作用的非苯二氮卓受体的药物,优点在于无苯二氮卓受体药物的镇静作用、成瘾性、共济失调、耐受性、成瘾性及戒断症状,但起效较缓慢。
3.常用的抗抑郁药,长期给药后也可以起到治疗焦虑症的作用,主要有:
1)三环类,代表药物为阿米替林、地西帕明、丙咪嗪等。这类药物可以缓解焦虑症状,但起效较为缓慢,长期给药才能产生抗焦虑作用,大约需要2~3周。毒副作用较大,主要包括嗜睡、少语、乏力、口干、便秘、视力模糊、排尿困难、镇静、食欲增强、体重增加及心血管系统的毒副作用。
2)四环类,代表药物为马普替林等。这类药物可以缓解焦虑症状,但起效较为缓慢,需要长期给药后才能产生抗焦虑作用。毒副较三环类略轻。
3)SSRIs,一类具有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这类药物疗效与三环类药物相当,大约10天开始起效,较为缓慢,治疗剂量范围相对狭窄,过高剂量可导致不良反应,如5-HT综合症。
4)SNRIs,新型的抗抑郁/抗焦虑药中的一类,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及米那普仑。药物起效较SSRIs快4~5天。不良反应方面要优于三环类,与SSRIs相似,主要表现为恶心、眩晕、嗜睡和性功能障碍。
5)NaSSA,特异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代表药物为米氮平。疗效与三环类药物相当,毒副作用明显优于三环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嗜睡、食欲增加、体重增加和口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27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