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他列汀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5348.0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47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军;张文治;刘建;马亚平;袁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5 | 代理人: | 唐华明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及其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西他列汀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日趋紧张的生活节奏以及少动多坐的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增长迅速,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变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2亿人,中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6%,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糖尿病人群中以Ⅱ型糖尿病为主,所占比例达到93.7%,因此预防和治疗Ⅱ型糖尿病的药物将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和二肽基肽酶–Ⅳ(简称DPP-4)抑制剂类药物。DPP-4是一种体内的酶,它主要的作用是分解体内的蛋白质,能够分解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1(简称GLP-1)。DPP-4抑制剂类药物可以抑制DPP-4的生成,增加GLP-1水平,从而达到刺激胰岛素、抑制升糖素、抑制胃排空和让胰岛细胞重生的方式来降低血糖的目的。西他列汀是一种DPP-4抑制剂类药物,是由默克公司开发的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新型降糖药,其结构式如式IV所示,它可提高人体自身降低过高血糖水平的能力,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DPP-4活性而相对提高天然发生肠促胰岛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肽)的水平,由此触发胰腺提高胰岛素生产并使肝脏停止葡萄糖生产,达到最终降低血糖浓度的临床效果。
目前,现有的制备西他列汀的方法中均需使用昂贵的试剂(如铑、手性二茂铁基二膦、氧化铂等),且需要高压设备,合成成本高,不适于工业化生产。因此开发简单、经济并且适于工业化生产的合成路线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西他列汀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采用氰基硼氢化钠或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将式I所示化合物进行还原胺化反应,得到式III所示化合物,再进一步制得西他列汀;该制备方法无需使用贵重金属作为催化剂,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合成过程,提高了收率,使西他列汀的化学纯度和光学纯度均得到了提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III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第一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取式I所示化合物和式II所示化合物,在还原剂和有机酸的作用下发生还原胺化反应,得到式III所示化合物;
还原剂选自氰基硼氢化钠或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
其中,R为甲基或氨甲酰基;Ar为苯基、单取代苯基或多取代苯基。
本发明中,通过将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或氰基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将式I所示化合物进行还原胺化反应得到式III所示化合物,一方面避免了贵重金属作为催化剂,另一方面可提高西他列汀的立体选择性。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Ar为苯基。
作为优选,有机酸选自乙酸或三氟乙酸。
为了保证式I所示化合物被充分的还原胺化,作为优选,还原剂与式I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3.0):1。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与式I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3~2.0):1。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有机酸与式I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5):1。
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有机酸与式I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6):1。
作为优选,式I所示化合物与式II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0~4.0)。
其中,R为甲基或氨甲酰基;Ar为苯基、单取代苯基或多取代苯基。
优选地,式I所示化合物与式II所示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2~1.6)。
其中,R为甲基或氨甲酰基;Ar为苯基、单取代苯基或多取代苯基。
作为优选,第一有机溶剂选自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或乙腈中的一种或两者以上的混合液。
优选地,第一有机溶剂为1,2-二氯乙烷。
作为优选,以g/mL计,式I所示化合物与第一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5~15)。
为了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在本发明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得到式III所示化合物之后还包括纯化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翰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53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