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巷道揭露时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5615.4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4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蒋宇静;吴学震;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揭露 瓦斯 突出 模拟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过程中巷道中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模拟巷道揭露时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煤与瓦斯突出的灾害性极大,很难在现场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灾害时开展实时跟踪研究,因此通过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是研究煤与瓦斯突出规律的有效方法。尽管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已开展了大量的煤与瓦斯突出相似模拟实验研究工作,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巷道揭露时,开挖空间周围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并导致煤体加剧破碎,这些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但常规的煤与瓦斯突出实验装置只能模拟均匀应力场,不能考虑巷道开挖导致的应力集中以及围岩破碎程度的影响。
二、目前实验中采用的煤与瓦斯突出实验装置刚度太大,不能很好的考虑煤岩体破坏过程中外侧围岩变形对煤岩体的进一步做功充能现象,而瓦斯解吸膨胀对煤岩体所做的功不足以将其充分破碎并抛出,因此目前实验采用的煤岩体试件都不是自然形成的煤块,而是由煤粉压制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巷道揭露时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巷道揭露时煤与瓦斯突出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加载盒、煤样试件、柔性加载系统和瓦斯供应系统;
所述的密封加载盒,包括梯形板、侧挡板、加载垫块、上盖板和下挡板;上述各装置接触部位设置垫橡胶垫以保证密封性能;梯形板包括第一梯形板和第二梯形板,其斜面的倾角与煤样试件斜面倾角相匹配;侧挡板包括第一侧挡板和第二侧挡板,分别固定在梯形板的前后两侧,其内表面分别与煤样试件的前后表面接触,第一侧挡板下侧预留弧形孔;加载垫块上半部分为圆柱体结构,下半部分为圆弧形钢板,钢板下表面设有纵横交叉的导气槽,下表面还设有一层钢丝网,钢丝网与煤样试件上表面接触;加载垫块侧面和梯形板斜面间留有空隙,防止加载过程中两者发生挤压;上盖板中间留有圆形孔,加载垫块的圆柱体结构由圆形孔通过,圆形孔表面设有橡胶密封垫,与圆柱体结构紧密接触,既允许圆柱体结构和上盖板可以发生相对运动,又防止气体由此溢出,上盖板的一侧还预留瓦斯注入孔;下挡板安装在煤样试件的下侧,其左右两侧面与梯形板接触,后侧面与第二侧挡板接触,前侧穿过第一侧挡板预留的弧形孔;在密封加载盒内壁涂有润滑材料以减小其与煤样试件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煤样试件,上下表面为同轴圆弧面,左右侧面的延伸线通过上述圆弧面的轴线,前后侧面垂直于水平面,四个侧面均涂有704硅橡胶并与密封加载盒紧密接触以保证其气密性;
所述的柔性加载系统,包括底座、加载油缸、油源、反力板、反力钢绞线和支撑导轨;加载油缸共有两个,用于施加静载荷;反力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用于连接反力钢绞线的通孔;反力钢绞线有多条,其中任意一条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固定在反力板上,通过调整钢绞线的数目和/或直径来调整柔性加载系统的刚度;支撑导轨固定在底座上,其作用是在实验前托住密封加载盒,在实验过程中防止其发生偏斜;
所述的瓦斯供应系统,包括瓦斯供应罐、第一高压管、第一阀门、气体压力泵、第二高压管、第二阀门、压力表、流量计;瓦斯供应罐和气体压力泵通过第一高压管连接,并在第一高压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气体压力泵和圆柱体结构上的瓦斯注入孔通过第二高压管相连,并在第二高压管上设有第二阀门、压力表和流量计;真空泵用于在实验过程中对试件抽真空;
所述的测量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主控箱、数据采集仪、CCD相机;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主控箱相连,主控箱通过导线与数据采集仪、竖向加载装置、气体压力泵相连,数据采集仪通过导线压力表、流量计相连;CCD相机用于记录煤与瓦斯突出的过程。
本发明的试验方法是:
1)制作煤样试件,将其装入密封加载盒中,将密封加载盒安装就位;通过柔性加载系统对试件加载,保持一定时间后卸载,然后再次加载,经过多个循环之后,加载使煤岩体达到要求的应力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煤岩体发生一定程度的破碎,目的在于模拟采掘活动对煤岩体的影响;
2)将瓦斯供应系统,连接到密封加载盒上侧的瓦斯注入孔,启动气体压力泵,调整瓦斯压力腔内的瓦斯压力至某一恒定值,并保持一定时间,使煤岩体充分吸附瓦斯,期间应加强室内通风,防止瓦斯积聚;
3)通过机械装置将密封加载盒的下挡板从第一侧挡板预留的弧形孔中迅速抽出,在围岩压力和瓦斯压力的综合作用下煤样试件破碎并从密封加载盒的下侧突出,通过CCD相机记录煤岩体突出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5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