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水锅炉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7495.1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林亮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福来;林亮星 |
主分类号: | F24H1/26 | 分类号: | F24H1/26;F24H9/18;F24H9/20;F22B1/00;F23L7/00;F23B90/06;F23B90/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加热锅炉领域,用于供给热能,具体地说,是内部装有助燃载体,以水作为燃料的一种燃水锅炉。
背景技术
氢具有燃烧值高的特点,其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属于清洁能源。将水分解为氢和氧,同时让氢燃烧,让氧助燃,直接以水作为燃料实现燃烧,是人们一直以来的梦想。
锅炉作为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将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与加热介质间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向外输出带有高热的汽、水或其它介质。锅炉输出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进一步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按照所用燃料种类,锅炉可分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等,煤、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放置于锅炉的燃烧室内,点燃后释放大量的热量使锅炉输出热水或蒸汽。若想使锅炉内的温度达到3000℃以上,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供热成本增加,同时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燃烧时还会释放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水锅炉,助燃载体中的金属原子高温下会释放电子,释放热量,从而能够帮助从水蒸汽中分解的氢气燃烧,进而释放更过的热量,使炉内温度可达300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①一种燃水锅炉,包括带有内腔的炉体,所述炉体壁上设有炉门,所述炉体内腔中套有以炉体内壁为外壁的水套,水套的内壁与炉体的内壁间为储水腔;水套的内壁所围成的区域为燃烧室;
所述炉体外设有分别固定设置的与燃烧室连通的通风系统、与储水腔连通的进水管、与炉体内腔顶部连通的排汽管、与炉体内腔顶部连通的用于排出废气的排烟道,以及同时连通燃烧室与炉体内腔顶部的供汽管;
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固定设有点火系统,燃烧室中于点火系统的上方固定有用于被加热后释放热量以作引燃介质的助燃载体。
②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所述助燃载体与水套的内壁之间固定设有用于保持燃烧室温度的保温材料层;
所述助燃载体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焦炭层、第一钢棒层、助燃合金层、第二钢棒层、反烧钢板层;
所述助燃合金层为由铼、铌、镁、钼四种金属粉末混匀后于挤压模具中经电加热挤压成型的具有厚度的均一的铼—铌—镁—钼合金结构,其中金属粉末间的重量配比为铼38~45份、铌18~28份、镁5~10份、钼28~35份;
所述第一钢棒层、第二钢棒层分别为多根直线型钢筋于同一平面内依次无间隙排列的结构;
所述反烧钢板层上带有多个间隔设置并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
③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铼、铌、镁、钼的重量配比为铼40份、铌20份、镁10份、钼30份。
④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所述燃烧室内,相应于点火系统的上方位置处,固定有一排用于支撑助燃载体的支撑管,支撑管内通有水;燃烧室内于助燃载体的上方固定有多个产汽管,产汽管内通有水。
⑤作为再进一步限定,所述炉体下方设有炉座,燃烧室向下延伸至炉座内部,所述点火系统设于燃烧室的位于炉座内的空间;点火系统包括设于炉体外的液化气罐、设于燃烧室中的与液化气罐连通的点火器;
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设于炉体外的风机、连通燃烧室与风机的输风管;
所述输风管的上方设有横置的并贯穿点火器且固定在点火器上的分流板;所述分流板上带有多个间隔设置并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的通孔。
⑥作为更进一步限定,所述供汽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向燃烧室中输送的蒸汽量的阀门。
⑦作为深一步的限定,所述炉体外固定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自动补水装置,该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储水管、与储水腔连通的水位显示器、连通储水管与储水腔的放水管。
⑧本发明的特征还有:
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排污管。
所述炉体顶部分别设有用于监测内腔中的压力的气压表、用于释放内腔中的压力的安全阀;所述炉体外壁的下部,相应于支撑管所在位置处,开设有透明的观测窗。
所述炉门设于炉体外壁上,相应于助燃载体与产汽管之间的位置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福来;林亮星,未经赵福来;林亮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74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卷运送机械爪
- 下一篇:传送辊装置和具有该传送辊装置的清洗机气刀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