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环保型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7519.3 | 申请日: | 2013-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1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习海;习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金农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0 | 分类号: | A23K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环保 发酵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饲料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环保型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上,植物秸秆多采用焚烧处理,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浪费,蘑菇栽培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原料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不添加任何化学农药及其他化学添加剂,尤其是出菇后的菌糠中含有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和大量的菌丝体;中药药渣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纤维素,还含有较多的钙、镁和铁等微量元素,还有部分药用成分(植物活性物质),随着蘑菇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产生大量的蘑菇菌糠,目前,国内外对中药治疗和防御疾病的方法被逐步认,加之中药熬制设备的革新,中药熬制越来越简单、便捷,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中药进行疾病的治疗和进行日常调理,废弃的中药药无法处理,中药药渣和废弃的蘑菇菌糠处理起来颇有难度,随意丢弃堆放,焚烧、填埋,造成了可利用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处理这些废弃物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环保型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对植物秸秆、中药药渣和蘑菇菌糠进行了有效的回收利用,避免了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环保型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植物秸秆 20份
中药药渣 30份
蘑菇菌糠 50份
发酵料即豆粕和麦麸 1-5份。
所述的配方中还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EM菌 1-5份
发酵床专用菌 1-2份。
所述EM菌为枯草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发酵床专用菌为丝状真菌、酵母菌、乳酸菌、放线菌或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安全环保型发酵饲料,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植物秸秆 20份
中药药渣 30份
蘑菇菌糠 50份
发酵料即豆粕和麦麸 2份
EM菌 3份
发酵床专用菌 2份。
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型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 将废弃的中药药渣收集过来,进行烘干,并进行粉碎,把植物秸秆、蘑菇菌糠也进行粉碎,并将植物秸秆、中药药渣和蘑菇菌糠粉末进行混合;
步骤二: 在总共100重量份的植物秸秆、中药药渣和蘑菇菌糠中加入1-5重量份的发酵料、1-5重量份的EM菌和1-2重量份的发酵床专用菌,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装袋密封5-15天,进行发酵;
步骤三: 发酵完后,得到生物饲料原料,可以进行自然干燥或机械加热干燥;
步骤四: 干燥后的生物活性饲料,进行筛分,并包装。
所述的一种安全环保型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 将废弃的中药药渣收集过来,进行烘干,并进行粉碎,把植物秸秆、蘑菇菌糠也进行粉碎,并将植物秸秆、中药药渣和蘑菇菌糠粉末进行混合;
步骤二: 在总共100重量份的植物秸秆、中药药渣和蘑菇菌糠中加入2重量份的发酵料、3重量份的EM菌和2重量份的发酵床专用菌,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混合搅拌,装袋密封5-15天,进行发酵;
步骤三: 发酵完后,得到生物饲料原料,可以进行自然干燥或机械加热干燥;
步骤四: 干燥后的生物活性饲料,进行筛分,并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废弃的植物秸秆、中药药渣和蘑菇菌糠为主要成分,不但解决了废弃植物秸秆、中药药渣和蘑菇菌糠污染环境的问题,减轻企业的治污负担,而且有效的进行了回收再利用,同时得到的最终产品——生物饲料,营养丰富,易于动物吸收,有助于提高猪、牛、羊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促进饲料营养成分的转化,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了饲料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安全环保型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步骤为:烘干、粉碎—添加发酵料—添加菌---密封发酵---自然或机械干燥---粉碎过筛。以下为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金农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金农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75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