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肥料菌剂搅拌桶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7782.2 | 申请日: | 2013-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4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曲田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嘉禾丰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肥料 搅拌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肥料生产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肥料菌剂搅拌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肥的制备过程中,发酵、腐熟、堆肥等都需要有生物菌剂参与,通常,这些过程需要,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这些菌经专门工艺发酵并复合在一起,互不拮抗,相互协同,其可以作为发酵剂使用也可以做添加剂使用,所以又是一种复合生物制剂。
在给肥料原料,如锯末,秸秆,动物粪便的混合物中搅拌时,为方便搅匀,一般需要先将微生物菌剂调配呈液体后再与肥料原料搅拌,而且,菌剂调配成液体时,有时需要与其他试剂混配,如黄腐酸钾等等,通常的生物肥料菌由固氮菌、解磷细菌、解钾细菌、光合细菌、放线菌、产农用抗生素的微生物以及酵母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组成,有益活菌数大于20亿个/毫升。这些菌剂在相互搭配时或者与其他试剂混配时,传统的混配方法为使用桶或盒子按着一定体积比制备,并没有专用工具,存在搅拌不匀,或造成器具污染等问题。
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搅拌均匀,避免污染其他器具的一种肥料菌剂搅拌桶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搅拌均匀,避免污染其他器具的一种肥料菌剂搅拌桶的制造方法。
。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肥料菌剂搅拌桶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使用塑料一体成型的制备桶体和桶盖,桶体的中部设置为间隔板,间隔板的厚度为2-3cm,桶体的中部外缘设置锁扣,桶盖与桶体的上部插合连接且通过锁扣锁紧;
B、在桶体的下半部安装电机,使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间隔板并探入到桶体的上半部,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旋转杆,旋转杆的长度为20-30cm,
C、在旋转杆上安装搅拌杆,搅拌杆的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套环,另一端一体成型的设置叶片,套环套接并固定在旋转杆上;
D、在电机的输出轴与间隔板的连接处安装密封垫,密封垫使此处保持水密性。
所述桶体的上半部为搅拌仓,所述搅拌仓的容积为2-5L。
经本发明制造方法制得的肥料菌剂搅拌桶,包括桶体和桶盖,其中,桶体的中部设置有间隔板,桶体的上部设置有搅拌仓,桶体的下部设置有电机仓,电机仓内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上的输出轴穿过所述间隔板并探入至搅拌仓内,所述电机仓、所述搅拌仓、所述间隔板与所述桶体在制造时一体成型,所述桶盖与所述桶体之间插合连接。
所述桶体中部的外缘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桶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锁扣与所述桶盖的内缘之间扣合连接。
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上设置有多根搅拌杆,搅拌杆的一端设置有套环,另一端设置有叶片,套环、叶片与搅拌杆在制造时一体成型,套环套接在旋转杆上并固定,叶片的厚度为搅拌杆的厚度的1/5。
多个搅拌杆等距设置且彼此交错。
电机输出轴与间隔板的连接处设置有水密性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搅拌均匀,避免污染其他器具。具体为:
本发明将各种菌剂和混配液倒入搅拌仓内,开启电机后,输出轴驱动旋转杆,旋转杆带动搅拌杆和叶片均匀搅拌搅拌仓内的物料,而且,桶盖与桶体之间插合连接后再通过锁扣扣合固定,水密性好,避免污染其他器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桶盖 2、电机仓 3、间隔板
4、套环 5、旋转杆 6、搅拌杆
7、叶片 8、搅拌仓 9、锁扣
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肥料菌剂搅拌桶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使用塑料一体成型的制备桶体和桶盖,桶体的中部设置为间隔板,间隔板的厚度为2-3cm,桶体的中部外缘设置锁扣,桶盖与桶体的上部插合连接且通过锁扣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嘉禾丰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嘉禾丰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77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