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及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8578.2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1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代书阁;奚伊;胡陈果;刘建林;张开友;岳旭乐;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12 | 分类号: | C01G3/12;B82Y30/00;B82Y40/00;H01G11/3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谭春艳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四硫七铜一钾 纳米 制备 方法 电容器 | ||
1.一种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称取氯化铜、单质硫和氢氧化钾放入反应容器中,所述氯化铜、单质硫和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0.5:50;
(2)、向上述反应容器中加入等体积的无水乙醇和水合肼,密封;
(3)、将密封好的反应容器置入能恒温控制的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加热温度120-240℃,加热时间10-48h;
(4)、加热完毕后,将反应容器取出,冷却至室温,将产物取出清洗后得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铜、单质硫、氢氧化钾、无水乙醇和水合肼的比例为1mol:0.5mol:50mol:1.8-2.2L:1.8-2.2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反应容器由耐高温高压、耐酸碱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为特氟龙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加热设备为马弗炉或电阻炉或烘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反应容器自然冷却或用水冷至室温;所述产物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然后自然晾干或热烘干得到产品。
7.一种电容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中制备的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作为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制备按照如下步骤完成:
(1)将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在8-15MPa的大气压下压成薄膜,并将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薄膜固定在炭块上;
(2)在两片四硫七铜一钾纳米线薄膜上分别镀上不同质量的锰纳米颗粒层;
(3)将两块载有锰-四硫七铜一钾的炭块在聚乙烯醇—氯化锂电解液中浸泡1—20分钟;
(4)将两块载有锰-四硫七铜一钾的炭块对接,且两者之间用隔膜分开,制成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857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耐磨紧固件的方法
- 下一篇:耐磨损胶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