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29391.4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567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杨永祥;王敏燕;王现林;尚彬;叶务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陈振,李双皓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挂壁机的导风板大都为单个,有部分挂壁机有上下导风板,但两个导风板为同步向上或向下导风。外观上不美观,且部分位置不能完全向上或向下导风,舒适性还有提高的空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导风效果不好的问题,提供一种导风效果好的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驱动部件、出风口和导风板,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导风板与所述驱动部件相连接,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上侧,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在所述出风口的下侧;
所述第一导风板能够伸出和隐藏;所述第二导风板能够伸出和隐藏;
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伸出和隐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待机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所述第一导风板隐藏在所述出风口的上侧,所述第二导风板向上倾斜伸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向下倾斜伸出,所述第二导风板隐藏在所述出风口的下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处于待机模式时,所述第一导风板隐藏在所述出风口的上侧,所述第二导风板隐藏在所述出风口的下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为电机,所述电机通过齿轮或连接杆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机的转动角度范围在0至60度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空调器,在出风口的上下侧设置两个导风板,并且通过驱动部件控制两个导风板伸出或隐藏,从而提高导风效果,提高了舒适性;同时简化了出风口的结构,使得空调器外观美观;通过预先设定不同模式下两个导风板的位置,便于用户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一实施例在制冷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器一实施例在制热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调器一实施例在待机模式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空调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见图1-3,本发明的空调器一实施例包括壳体100、驱动部件、出风口110、第一导风板120和第二导风板121。其中,第一导风板120设置在出风口110的上侧,第二导风板121设置在出风口110的下侧,且第一导风板120和第二导风板121均能够伸出和隐藏,驱动部件驱动第一导风板120和第二导风板121伸出和隐藏,即驱动部件用于控制第一导风板或第二导风板的运动。
在出风口的上下侧设置两个导风板,并且通过驱动部件控制导风板的运动,使得导风板的位置可以根据运行模式发生变化,从而提高导风效果,进而提高了舒适性;同时简化了出风口的结构,使得空调器外观美观。
较佳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该空调器包括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待机模式。该空调器上电后,中央处理器CPU发出脉冲信号,控制空调器的工作模式,然后控制驱动部件带动导风板运动至相应位置。
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当该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驱动部件驱动导风板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是指第一导风板120隐藏在出风口110的上侧,第二导风板121向上倾斜伸出。在制冷模式时,由于冷空气向下凝聚并通过第二导风板121向上倾斜吹出,冷空气向下移动进而提高了整个空间的制冷效果,同时避免了空调器直接向人体送风,提高了舒适性。第一导风板隐藏在出风口的上侧,这样第一导风板120不会阻挡空调器向上送风,使得该空调器实现完全向上导风,导风效果好;同时,第一导风板120隐藏在出风口110的上侧,简化了出风口的结构,外观效果好。本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120隐藏的位置设置在出风口的顶部。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方向是空调器正常放置时的上下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93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