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机场行李提取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29659.4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92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何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北大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功勋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标签 机场 行李 提取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场行李箱提取方法及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行李提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或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的传输特性,实现对物品的自动识别;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读取其标签ID号、信号强度等相关数据。由于RFID标签相比于条形码、二维码等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量大、非视觉范围读写和寿命长、漏报率低等特点,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类物流管理、物品监控等系统中。
目前,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机场的各个工作流程中,比如RFID行李管理系统,从行李开始办理托运手续到分拣、运送,均已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流程。然而,在旅客提取行李方面,错拿、偷拿行李的事件层出不穷,机场工作人员对于行李的检查也依旧采用人工查看行李单的方式,常常出现漏检、误检和不检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方法,对现有的行李提取转盘加以改造,结合已有的RFID行李管理系统,解决行李错拿、偷拿和行李检查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机场行李提取方法,其步骤为:
1)对所托运的行李打印一行李托运标签,并将其贴于该行李上;将同一乘客的所有行李托运标签信息打印为一托运单发给该乘客;
2)在行李提取转盘上设有多个接触固定件,每一接触固定件上设有一标签读取设备;
3)将行李放入所述接触固定件中,所述接触固定件读取该行李上的标签并锁定该行李;
4)乘客将自己的行李托运单置于所述接触固定件的标签读取设备的信息读取区域,当该标签读取设备读取的信息包含其所锁定行李的标签信息时,该接触固定件消除对该行李的锁定。
进一步的,所述行李托运标签中设有一RFID芯片,其存储的信息包括:乘客编号、行李编号;所述托运单中设有一RFID芯片,其存储的信息包括:乘客编号和该乘客所有行李的行李编号。
进一步的,所述行李托运标签的表面打印有行李编号、航班号、乘客编号、乘客姓名、日期信息。
进一步的,设置一万能卡,分发给管理人员用于打开任意一所述接触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固定件为根据行李的形状、大小能够自动伸缩并锁定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固定件为有可锁住的盖子的透明行李保管箱,通过该接触固定件的标签读取设备控制所述盖子的开关。
一种基于RFID标签的机场行李提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行李提取转盘上设有多个接触固定件,每一接触固定件上设有一标签读取设备;所述标签读取设备控制对应接触固定件的锁定状态,当该标签读取设备读取放入其所在接触固定件中的行李上的标签信息包含于该标签读取设备读取的乘客托运单信息中时,该标签读取设备对应的接触固定件取消对放入行李的锁定,否则保持锁定;其中,每一所述行李上贴有一行李托运标签,所述乘客托运单中包含同一乘客的所有行李托运标签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一万能卡,分发给管理人员用于打开任意一所述接触固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接触固定件为根据行李的形状、大小能够自动伸缩并锁定的装置;或者所述接触固定件为有可锁住的盖子的透明行李保管箱,通过该接触固定件的标签读取设备控制所述盖子的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行李托运标签中设有一RFID芯片,其存储的信息包括:乘客编号、行李编号;所述托运单中设有一RFID芯片,其存储的信息包括:乘客编号和该乘客所有行李的行李编号。
本发明中的行李提取管理系统包括行李标签、与行李标签相关联的旅客行李单、行李提取转盘、RFID读取设备等组成。其工作流程如下:
行李托运办理:沿用已有的RFID行李管理系统的托运办理流程,系统打印出行李标签贴在所托运行李上,行李托运单交给旅客保管。其中,行李标签和旅客行李单中包含有RFID芯片,存储了行李和旅客的简单信息,包括行李件数、航班号、旅客编号、行李编号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北大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北大方正科技电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96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硅铝软磁粉末颗粒形貌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能式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