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备份虚拟机的高可靠服务系统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29872.5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1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光亚;陈诚;李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11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备份 虚拟机 可靠 服务 系统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动态备份虚拟机的高可靠服务系统构建方法,针对虚拟机环境,可以提供高可靠的服务环境。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网络服务已经覆盖到了各个领域。由于服务器发生故障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因此,网络服务器的高可靠性至关重要。虚拟机状态同步(将主虚拟机的状态以一定方式同步到后备虚拟机)是当前普遍认为可以提高网络服务器高可靠性的技术。然而,现存的基于虚拟机状态同步的高可靠方案由于过分地进行状态同步使得性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保证性能又具有高可靠性的网络服务器系统的构建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备份虚拟机的高可靠服务系统构建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为主服务器至少配备一台后备服务器,在主服务器上运行主虚拟机,在后备服务器上则运行后备虚拟机,所有网络服务运行在主虚拟机上;
步骤2、在系统初始化时,后备虚拟机将主虚拟机的状态完全拷贝过来,其特征在于:
步骤3、当主虚拟机向客户端提供服务后,客户端发送至服务器端的请求数据包首先抵达主虚拟机,该请求数据包将同时转发到后备虚拟机上,主虚拟机与后备虚拟机在收到请求数据包将各自产生响应数据包;
步骤4、由比较模块比较主虚拟机输出的响应数据包与后备虚拟机输出的响应数据包是否相同,若相同,则将两个响应数据包中的任意一个释放给客户端,另外一个则舍弃,若不相同,则比较模块将会通知控制器触发一次状态同步事件,将主虚拟机的状态发送到后备虚拟机,使得后备虚拟机的状态同步成主虚拟机的状态,同步完成后,将主虚拟机输出的响应数据包释放给客户端。
优选地,在步骤4中,后备虚拟机与主虚拟机状态同步过程中,比较模块将停止数据包的比较,同时也不释放任何数据包给客户端,控制器也会阻止网络请求报文输入给主虚拟机,并将这些网络请求报文暂时缓存起来。
优选地,在完成步骤2的系统初始化后,主服务器以固定周期向后备服务器发送心跳数据包,若后备服务器没有接收到心跳数据包,则认为主虚拟机已经宕机,后备服务器将采取故障恢复措施用后备虚拟机代替主虚拟机继续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客户端发送过来的请求数据包将直接到达后备虚拟机,后备虚拟机产生响应数据包之后直接释放给客户端。
本发明有选择地进行主虚拟机与后备虚拟机之间的状态同步,在保证了服务器高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动态备份虚拟机的高可靠服务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结合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备份虚拟机的高可靠服务系统构建方法,其步骤为:
步骤1|为主服务器配备一台后备服务器,在主服务器上运行主虚拟机PVM,在后备服务器上则运行后备虚拟机BVM,所有网络服务如如FTP和WEB服务等运行在主虚拟机PVM上。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为主服务器配备多个后备服务器,多个后备服务器的作用完全相同、等价。此时,主服务器可以根据使用简单多数的投票机制,将多数后备服务器返回的相同的数据请求处理结果返回给请求端,少数不相同的结果丢弃,同时,使用多数返回相同结果的后备虚拟机BVM状态更新少数返回不同结果的后备虚拟机BVM状态。
步骤2、在系统初始化时,后备虚拟机BVM将主虚拟机PVM的状态完全拷贝过来。
步骤3、当主虚拟机PVM向客户端提供服务后,客户端发送至服务器端的请求数据包首先抵达主虚拟机PVM,该请求数据包将同时转发到后备虚拟机BVM上,主虚拟机PVM与后备虚拟机BVM在收到请求数据包将各自产生响应数据包,该响应数据包将存入主虚拟机PVM与后备虚拟机BVM各自的输出缓存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298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