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屏和拼接屏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0468.X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涛;林允植;崔贤植;田允允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H05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孟宪功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拼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屏和拼接屏。
背景技术
目前的平板显示器基本都包括显示面板、外壳以及用于固定显示面板和外壳的固定结构。显示面板一般包括用于显示画面的显示区域和位于显示区域外围的引线区域,引线区域用于引出显示面板的栅线、数据线、公共电极线等,以将其和相应的驱动电路连接,为显示面板提供所需的栅线扫描信号、显示灰阶信号、公共电压信号等,实现显示屏画面的驱动显示。固定结构包括位于显示面板的正面一侧的前框,且前框一般覆盖显示面板的整个引线区域,导致平板显示器的边框较宽。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市场上的平板显示器不断向窄边框方向发展。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各生产厂家都在积极研究液晶显示器的窄边框技术。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减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屏和拼接屏,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屏的边框较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屏,包括显示面板和外壳,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固定区域,所述固定区域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角部区域,所述显示面板的角部区域部分被切除,所述显示屏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外壳固定,所述固定结构部分搭接到所述固定区域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的角部区域的等腰直角部区域被切除。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与所述外壳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为三角形,其具有用于对显示面板和外壳进行卡接的卡槽,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凸缘,所述凸缘向显示面板的中心方向延伸并搭接到所述固定区域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引线区域,所述引线区域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外围,所述固定区域位于所述引线区域的角部区域,所述引线区域的角部区域部分被切除。
进一步地,所述引线区域根据所述引线区域的边缘形状进行布线。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液晶显示屏,其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外壳与显示面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液晶显示屏的一面设置有加强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有多个支撑结构,用于为所述背光源提供混光距离。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拼接屏,其包括上述的显示屏,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通孔,用于进行多个显示屏的拼接。
(三)有益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和拼接屏,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固定区域,固定区域位于所述显示面板角部区域,显示面板的角部区域被部分切除,显示面板仅在位于其角部区域的固定区域通过固定结构与外壳连接,实现对显示面板的固定,固定结构的部分可填补被部分切除的区域,有效减小了显示屏的边框宽度,有利于通过拼接方式得到大尺寸的显示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屏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后视图(未安装外壳);
图5为图1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支撑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支撑结构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拼接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拼接屏的拼接结构。
其中,1:显示面板;10:显示屏;11:显示区域;12、固定区域;13:引线区域;14、引线;2:背光模组;3:固定结构;31:凸缘;4:加强筋结构;51:支撑结构;511:通孔;6:外壳;7: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示意图中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04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