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过滤装置及空气滤净器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30691.4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7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黄幼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热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2 | 分类号: | B01D5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李静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过滤 装置 滤净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滤装置,特别是一种具有过滤空气中分子量大于或等于44的分子的空气过滤装置及其空气滤净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通过空气传播的疾病越来越受重视,各国都投入相当多的金钱来防疫,除了消极地对病患进行隔离或是利用药品控制外,积极地应是加强室内空气的循环,以维持室内空气的品质,以降低病菌通过空气传播的机率。
一般来说,为维持室内空气清新,需要与户外的新鲜空气进行换气,这需要改变原有的冷气系统,对旧大楼与一般住家都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旧设备回收不当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现今常见设置于室内的空气滤净装置,多为氧气制造机或是氮气制造机,其不但对过滤器的细孔具有严格的规格要求,且对压缩机等设备的空气压缩能力也有所要求,因此使得其制造成本无法降低,而无法普及。因此,本发明人有感上述问题的可改善,乃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而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已知技术耗费高制作成本,而无法有效提升室内空气品质的问题,特别是无法有效过滤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是有害化学气体分子,或是降低其浓度,以避免人体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或是有害化学气体过多,而造成身体不适的状况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装置,其通过一过滤件,过滤一室内空气中分子量大于或等于44的分子,以输出一滤净气体,且将室内空气中分子量大于或等于44的分子排出至室外。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滤净器,其包含:一泵及至少一空气过滤装置。泵用以吸入一室内空气。至少一空气过滤装置连接泵,以通过一过滤件,过滤室内空气中分子量大于或等于44的分子,以输出一滤净气体,并将室内空气中分子量大于或等于44的分子排出至室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一般来说,当多人同时处于密闭空间中,人体会随着室内二氧化碳或是有害气体(例如是油漆所挥发之气体)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产生头晕等不适的症状。已知技术是利用制造氧气来提升空气品质,其制作成本高昂,且由于并未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或是过滤有害气体,因此成效不显著;而本案是利用过滤室内空气中分子量大于或等于44的分子,特别是指二氧化碳,藉以有效地降低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以达到提升空气品质的目的,且由于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的分子量大,因此过滤膜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气过滤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过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空气过滤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排气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空气过滤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过滤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空气过滤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空气过滤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态样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空气过滤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空气滤净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待机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空气滤净器的第一实施例的过滤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空气滤净器的第二实施例的过滤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空气滤净器的第二实施例的排气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空气滤净器的第二实施例的负压清洁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空气滤净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室内机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空气滤净器的第三实施例的室外机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空气过滤装置
10:壳体
101:第一通口
1011:第一气阀
102:出风口
1021:出气阀
103:第二通口
1031:第二气阀
11:过滤件
12:中央气道
13:出风气道
14:支撑体
2:空气滤净器
20:滤净器壳体
201:第一进气口
202:第二进气口
203:出气口
30:风扇模块
40:泵
401:抽气端
402:出气端
50:检测模块
60:粉尘过滤模块
70:控制模块
80:气阀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热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热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06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抗癌高分子药物
- 下一篇:脑损伤大鼠多功能康复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