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定流速吸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0938.2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7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庞红蕊;谢国勇;孟庆华;张彩云;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姜振东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恒定 流速 吸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卷烟燃吸指标检测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吸容量可控的恒定流速吸烟机。
背景技术
在实验室进行卷烟烟气成分、燃烧温度等指标的检测中,一般使用各种吸烟机。为了使各实验室之间得到的检测数据具有可比性,GB/T 16450—1996《常规分析用吸烟机定义和标准条件》规定了标准抽吸方式为抽吸时间2s,抽吸间隔58s,每口抽吸容量为35ml,目前使用等吸烟机多是围绕这一标准设计的。
在进行卷烟燃吸指标尤其是卷烟燃烧温度与烟气成分生成机理方面的研究时,由于目前常规吸烟机的抽吸方式可调范围不够灵活,相关的研究工作遇到更多的困难:对卷烟抽吸时燃烧锥内部的温度分布进行检测时,因为不能使燃烧的卷烟处于稳定持续抽吸状态,因此无法确定不同的卷烟燃烧温度分布的差异具有可比性;燃烧等卷烟无法处于稳定等连续抽吸状态,因而也不能观察和检测不同卷烟的阻燃带对温度分布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由于不同卷烟的静燃速率存在一定差异,可能导致其抽吸口数不同,检测到的主流烟气成分的单口生成量可能存在较大误差,较大的数据误差对卷烟烟气成分生成机制的研究带来较为严重等影响。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267759.7,公开号CN102749229A)公开了一种流量可控的卷烟稳定持续抽吸装置。该装置可以提供稳定持续的抽吸方式,可以根据实验研究需求对抽吸的流量进行较大范围的调节,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该装置可以进行卷烟持续抽吸的的温度分布和相关粒相物的检测。尽管该装置解决了连续抽吸的问题,但该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烟气通道无法及时清洗,可能会造成实验结果的重复性差;尚不能采集卷烟燃烧时的侧流烟气;燃烧环境易受周围环境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恒定流速的吸烟机。该恒定流速的吸烟机能够实现吸烟机的流量控制和恒定,对烟支进行恒定流速抽吸,方便主流及侧流烟气的采集与检测,且可对烟气通道进行清洗,减少对燃吸过程的影响等。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恒定流速吸烟机,包括设置在上面板上的卷烟夹持器、依次连接在卷烟夹持器后端主流烟气管道上的总粒相物捕集器、换向阀、气体流量检测控制装置、真空泵以及主流烟气收集口构成,在上面板上安装有用于收集侧流烟气的有机玻璃罩,在位于玻璃罩内的上面板上开有侧流烟气出口,该出口加设有侧流烟气滤网并与侧流烟气风机和侧流烟气收集口连通;总粒相物捕集器安装在上面板上,换向阀、气体流量检测控制装置、真空泵设置在位于上面板下方的底板上,换向阀上设有清洗气路接口。
在本发明中看,侧流烟气风机上设有风速调节旋钮,调节侧流烟气的排出速度。
总粒相物捕集器中设有剑桥片;总粒相物捕集器嵌装在上面板的下板面位置。
底板上设有支脚,便于吸烟机的稳定摆放。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抽吸过程:将烟支插入卷烟夹持器,接通仪器电源,启动真空泵,将电磁换向阀调至“抽吸”通道,调节气体流量检测控制装置至设定流量,点燃烟支,开始恒定流速抽吸,主流烟气进入总粒相物捕集器,捕集器中的剑桥滤片捕集其中的粒相物,透过剑桥滤片的主流烟气经电磁换向阀进入气体流量检测控制装置,通过真空泵后由主流烟气收集口排出。需要检测主流烟气的烟气成分时,可在主流烟气收集口上连接主流烟气收集装置,将烟气收集起来,留样备测。
烟支在恒定流速抽吸时,其侧流烟气在有机玻璃罩中通过侧流烟气滤网,经由风机排出吸烟机,排出速度由风速调节旋钮调节,排出的侧流烟气可通过集气袋收集起来,留样备测。
清洗过程:抽吸实验进行多次样品检测后(小于30次),要对主流烟气通道进行清洗,将电磁换向阀切换至“清洗”通道,在清洗气路口连接上清洗气体(一般为惰性气体),启动真空泵,调节气体流量检测控制装置至最大值,开始抽吸,此时清洗气体由清洗气路口进入电磁换向阀与清洗气路口连接管道,通过电磁换向阀,经由连接管道进入气体流量检测控制装置,经由连接管道,进入真空泵,再通过管道由主流烟气收集口排出吸烟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可稳定烟支抽吸流量,实现恒定流速的设定和控制;可及时清洗烟气通道,极大减少了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能够扩展采集卷烟燃烧时的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实现对主流烟气和侧流烟气成分进行分析检测;烟支燃烧过程不受周围环境影响;仪器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简便,重复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0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