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型综合矿用井下人员定位及在线监测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1162.6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3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毛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02;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综合 井下 人员 定位 在线 监测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型综合矿用井下人员定位及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对煤矿安全日益重视,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大中型煤矿和众多乡镇小煤矿均已大量装备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有效遏制了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但是,缺乏对井下人员定位信息的监控,目前还普遍存在入井人员管理困难,井上人员难以及时准确掌握井下人员的分布和作业情况,一旦发生事故,抢险救灾、安全救护效率低,特别是事故发生后对矿井人员的抢救缺乏可靠的位置信息,严重的制约了抢险救灾的效率,失去最宝贵的抢救时机。安全生产的核心是人的安全。因此,煤矿对利用相应的矿井人员跟踪定位设备,全天候对煤矿入井人员进行实时自动跟踪和考勤,随时掌握每个员工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全矿井下人员的位置分布情况等需求迫切。
面向矿井生产企业对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的紧迫需求,国内外很多企业投入大量精力,纷纷研制出一批针对井下人员的考勤定位系统,这些系统在实现井下人员定位跟踪方面,不能完全适应现场的应用环境条件,因此在推广应用时存在困难。这些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无法实现信号的全矿井覆盖,无法解决弯道、岔路等特殊地形条件下的信号覆盖,信号覆盖范围小,范围较大时无法实现精确定位,定位为单向信号传输、无法实现双向信号传输;无法实现实时跟踪定位,总线数据传输速度慢,系统功能单一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上述系统无法满足用户对定位跟踪系统的实际需要,其推广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型综合矿用井下人员定位及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实现全矿井信号覆盖,包括弯道、岔道等复杂地形条件;单台分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大,可达500-1000米以上;可以实现精确定位,可以实现实时的人员跟踪定位管理;无线寻呼;无线双向数据通讯,大容量数据传输等。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智能型综合矿用井下人员定位及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包括调度中心、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接口、矿用人员定位分站、矿用人员定位射频卡、矿用无线收发器、矿用射频定位器和矿用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所述井口、掘进面和综合采集工作面处均设有矿用无线收发器和矿用射频定位器,所述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连接数据通信接口,所述数据通信接口连接矿用人员定位分站,所述矿用人员定位分站设有矿用人员定位器,所述人员携带有矿用人员定位射频卡。
而且,所述的矿用人员定位分站采用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
而且,所述的矿用人员定位分站与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过光缆或电缆相连接。
而且,所述的调度中心包括大屏幕显示系统、打印机、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维护台和客户终端。
而且,所述的调度中心还连接有以太网,所述以太网连接有矿务局和安监局以及相关单位。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实现了全矿井信号覆盖,包括弯道、岔道等复杂地形条件;单台分站的信号覆盖范围大,可达500-1000米以上;可以实现精确定位,可以实现实时的人员跟踪定位管理;无线寻呼;无线双向数据通讯,大容量数据传输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智能型综合矿用井下人员定位及在线监测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调度中心、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接口、矿用人员定位分站、矿用人员定位射频卡、矿用无线收发器、矿用射频定位器和矿用隔爆兼本安不间断电源;所述井口、掘进面和综合采集工作面处均设有矿用无线收发器和矿用射频定位器,所述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连接数据通信接口,所述数据通信接口连接矿用人员定位分站,所述矿用人员定位分站设有矿用人员定位器,所述人员携带有矿用人员定位射频卡。所述的矿用人员定位分站采用矿用本安型读卡分站;所述的矿用人员定位分站与中心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通过光缆或电缆相连接;所述的调度中心包括大屏幕显示系统、打印机、数据库服务器、系统维护台和客户终端;所述的调度中心还连接有以太网,所述以太网连接有矿务局和安监局以及相关单位。
结合附图,阐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安视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11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像红外视频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品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建设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