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条成型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1835.8 | 申请日: | 2013-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2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覃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健林 |
主分类号: | B27M1/08 | 分类号: | B27M1/08;B27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条 成型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竹子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竹条成型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竹子是我国和东南亚的特有资源,具有蓄积量大,物理力学性能良好,生长快等优点。在我国,竹子的利用率非常大,由竹子制成的竹板材、竹席、竹枕、竹窗以及竹工艺品等竹产品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舒适实用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且具有美感的效果。竹子包括竹青、竹肉和竹黄,竹青是就颜色而论的,竹子向外的竹皮,坚实密度大且纵向的纤维非常丰富,由于新鲜的时候是绿色的,称为竹青,竹腔内发黄的一面由于疏松密度小,纤维较少,就叫作竹黄。
人们在开发各种竹产品时,必须先将竹子加工成竹条(俗称毛条)、粗条(俗称水条),然后对竹条进行脱糖、脱脂、脱色、定色或高温高压(即碳化)、低温(即煮练)、常温(即浸渍)等工艺处理,经干燥成干条后,再根据需要将竹条加工成规则形状,俗称精条。现有的竹条加工成型过程中竹条的形状变化如图1所示:
(1)、先将竹子按需要切断后进行破片,去除竹节后得到竹条,所述竹条的竹青层(1)为凸起弧面,竹片的竹黄层(2)为凹弧面,竹条的另外两边为斜边,俗称上弧宽下弧窄毛条,如图1a所示;
(2)、将竹青层(1)的凸起弧面和竹黄层(2)的凹弧面及竹条两边的斜边大幅切除,将竹条粗刨加工成规则的长方形横切面,俗称粗条,如图1b所示;
(3)、将竹条碳化、烘干,由于竹条青黄层的密度不同,烘干后竹条收缩会使竹青层(1)由平面变为凹弧面,竹黄层面(2)由平面变为凸弧面、竹条的两边由直边变为斜边不规则的横切面,俗称上弧窄下弧宽一碳干条,如图1c所示;
(4)将烘干后竹条的不规则横切面大幅切除,将竹条精刨加工为规则的长方形横切面,俗称精条,如图1d所示。
在上述加工过程中,由于对竹条的不规则横切面进行了两次大幅度切除(步骤1和步骤4),因此,该方法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费损失。
为降低材料浪费损失,目前整个竹产业生产厂家无一例外均采取将一碳干条进行第二次碳化(即干碳),使干条膨松胀大,然后进行第二次烘干,俗称二碳干条,但这样一来又导致竹条的密度、坚硬度、柔韧度均大幅降低,既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产量,又加长了生产周期和增加了生产成本,这是极待解决的技术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材料浪费少、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的竹条成型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竹条成型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竹子按需要切断后进行破片,去除竹节后得到竹条(俗称毛条),所述竹条的竹青层为凸起弧面,竹片的竹黄层为凹弧面,竹条的另外两边为斜边;
(2)、将竹黄层的凹弧面加工成凹弧面或平面、竹青层的凸弧面加工成凸弧面,竹条两边的斜边加工成斜边或直边;
(3)、烘干,由于有效利用竹青层的收缩率,烘干后竹条呈粗糙的规则形状;
(4)、将步骤(3)烘干后的竹条精刨加工成型为光滑的规则形状(精条)。
上述步骤(2)当竹条需进行碳化处理时,竹青层加工成凸弧面,竹黄层加工成凹弧面,两边加工成斜边;
上述步骤(2)当竹条需进行脱色漂白或其他工艺处理时,竹青层加工成凸弧面,竹黄层(2)加工成平面,两边加工成斜边;
上述步骤(2)当竹条需进行常温工艺处理时或直接烘干时,竹条两边的斜边加工成直边;
上述步骤(3)将竹条放于烘干箱中烘干至竹片含水量达到8~12%;
上述述步骤(4)将烘干后的竹条加工为方形或长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利用竹条青黄层因密度差异而导致其在烘干时的收缩程度不同的原理,避免了对竹青层、竹黄层凹弧面、竹条两边的斜边大幅切除这一加工步骤,从而带来了提高效率20%以上、有效降低材料成本和提高了竹材加工利用率的良好效果,加工后的竹条可广泛用于竹板材、竹席、竹枕、竹窗以及竹工艺品等竹产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竹条加工成型方法中竹条的形状变化示意图(图1a、1b、1c、1d分别为步骤1、2、3、4中竹条的形状);
图2为本发明竹条加工成型方法中竹条的形状变化示意图(图2a、2b、2c、2d分别为步骤1、2、3、4中竹条的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健林,未经覃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18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梳齿板照明灯
- 下一篇:婴童三轮车前轮组收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