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无线电力传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31891.1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0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春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翰林POSTECH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无线 电力 传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车辆使用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地说,作为能够再充电的2次电池(Secondary Battery),安装于如同移动通信终端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等的用于携带的电子机器。为了给电池充电,利用家用商用电源,需要给携带式电子机器的电池提供电力能源的另外的充电装置。
一般地说,充电装置与电池的外部分别构成另外的接触端子,根据使两个接触端子相互连接,电气性的连接充电装置与电池。但是,如果与此相同的接触端子突出于外部,由于不美观且接触端子被外部的异物质污染,容易导致接触不良。另外,若由于使用者的不注意,使电池发生短路或暴露在湿气下,容易导致充电能源消失。
作为这种接触式充电方式的替代方案,正在提出不使充电装置与电池的接触端子分别相互接触的方式使电池充电,包括以无线传达电力的无线电力充电系统。
这种无线电力充电系统可以放在书桌上使用,也可以在车辆内使用。但是,由于在车辆内替换携带式电子机器的配置的情况过多,存在难以将电力稳定的供给于无线电力传输装置的问题。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安装于车辆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是,执行对于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无线充电,同时可以自由更换正在充电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的配置状态。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问题,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相关的用于安装车辆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包括:支撑模块,具备支撑机体,具备第1连接部;与连接插孔,形成连接于所述支撑机体,并且使其连接于车辆的电源插孔;与第1端子,设置于所述第1连接部,并且与所述连接插孔电气性连接;及充电模块,具备充电机体,具备能够使其旋转的连接于所述第1连接部的第2连接部;与所述第2端子,设置于说所述第2连接部,并且连接于所述第1端子;与输出单元,构成经过所述第2端子,以从所述连接插孔输入的电力使无线电力信号输出。
在这里,所述第1连接部,可包括:头部,半球形态形成;颈部,在所述头部延长形成,并且具有比所述头部最大截面积部小的截面积。
在这里,所述第2连接部,可包括:凹槽部,以半球形形成使其收容所述头部;侧壁部,使其围绕所述凹槽部突出形成,具备挂在所述颈部的挂部。
在这里,所述第1端子,可包括:自由端子,形成于所述头部的自由端;及环端子,根据所述头部的最大截面积部的周长以环形形成。
在这里,所述第2端子,可包括:中央端子,形成于所述凹槽部的中央,并且与所述自由端子连接;及内周端子,根据所述侧壁部的内周面的周长方向形成,且与所述环端子连接。
在这里,所述侧壁部,包括在外周面形成的外周螺纹。所述第2连接部,还包括夹紧管,具备中空部且在中空部形成与所述外周螺纹螺丝结合的内周螺纹。
在这里,所述支撑机体,包括:支撑部,在所述车辆具有能够支撑的支撑面;延长部,从所述支撑部延长到所述第1连接部形成;及附着垫,使其重叠的设置于所述延长部,并且设置于硅板与所述硅板的一领域,具备摩擦系数比所述硅板高的材质的强化板。
在这里,所述强化板可包括以圆形的环形态形成的海绵层。
在这里,所述充电机体,包括:充电面;与设置面,与所述充电面相反并且设置于所述第2连接部。所述输出单元,配置于所述充电面与所述设置面之间,构成使所述无线电力信号向所述充电面侧输出。
在这里,所述充电机体,还包括:支撑导向,在所述充电面的侧部突出形成,形成使其支撑放置在所述充电面的无线电力接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车载无线电力传输装置,包括:支撑模块,构成使其连接于车辆的电源插孔;及充电模块,对于所述支撑模块使相对位置能够改变的连接,为了输出无线电力信号,以通过所述支撑模块输入的所述电源插孔的电力构成。
在这里,所述支撑模块具备包括:支撑机体,具备第1连接部;与连接插孔,形成使其连接于电源插孔;与第1端子,与所述连接插孔电气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具备包括:充电机体,充电机体,具备使所述第1连接部使其能够旋转的连接于第2连接部;第2端子,连接于所述第1端子;与输出单元,其构成使通过所述第2端子输入的电力发生所述无线电力信号。
在这里,所述第1连接部,包括:头部,以半球形象形成;及颈部,在所述头部突出形成,并且具有比所述头部最大截面积部小的截面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翰林POSTECH株式会社,未经翰林POSTECH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1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