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线或带材的压力可调的压合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2054.0 | 申请日: | 2013-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5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温华锋;彭常户;任源;李会武;张嘉;张磊;兰贤辉;杜亚宁;王锦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65H23/18;B65H5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压力 可调 牵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带材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线或带材的压力可调的压合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线、带材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线或带材压合在一起并牵引前进。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多轮式压紧牵引或不可调节皮带张力式牵引。从使用效果来看,多轮式压紧牵引存在中心线随牵引线材直径改变而改变,前后轮中心线不重合的问题;且局部压力过大,易使线材或带材变形;且由于接触面积小,易打滑。而不可调节皮带张力式牵引存在压紧力不均匀的问题,且皮带受热及摩擦后发生伸长变形,张紧力变小,使牵引摩擦力下降而导致打滑,影响生产质量精度和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线或带材的压力可调的压合牵引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线或带材牵引中心线易改变、受力不均匀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线或带材的压力可调的压合牵引装置,包括上下对称的两根分别通过主动轮、从动轮和压带轮组张紧的皮带,两根皮带部分贴合,主动轮带动皮带转动且通过对称设置的压带轮组压合、牵引穿过两根皮带贴合部分的带材或线材。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和压紧力调节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与张力调节气缸连接的L型摆杆,L型摆杆设置在皮带内,张力调节气缸伸缩带动L型摆杆绕固定点转动调节皮带的张力;压紧力调节机构为耦合双曲柄滑块机构,包括与压带轮组连接的压紧力调节气缸,压带轮组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压紧力调节气缸伸缩带动压带轮组沿滑轨上下移动调节压紧力。
上下两压带轮组通过Z型伸缩连杆连接。
张力调节气缸的两端分别与两个L型摆杆铰接,L型摆杆通过轮轴固定于底座。
主动轮通过轴承、轴安装于底座并与电机连接,从动轮通过轴承、轴安装于底座。
张力调节机构设置在从动轮一端。
还包括入口导向装置和出口导向装置;入口导向装置和出口导向装置分别包括导向轮组。
还包括辅助带轮和皮带防脱轮组。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带材或线材穿过贴合的皮带之间,通过对称设置的压带轮组压合、牵引,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中心线易改变、受力不均匀、易打滑,消除了产品局部质量缺陷。
2、本发明通过调节上下压紧力调节气缸压力及张力调节气缸压力使得皮带和线材或带材之间的压力恒定,通过上下压紧滚轮组之间的同步联动和从动轮组之间的同步调节联动,实现了皮带压紧力恒定而均匀,中心稳定,避免了局部压力过大而引起的线或带材局部变形及弯曲,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3、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灵活,易于配套使用,可适用不同规格的线、带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线或带材的压力可调的压合牵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线或带材的压力可调的压合牵引装置的从动皮带轮位置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线或带材的压力可调的压合牵引装置的压带轮组及调节互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用于线或带材的压力可调的压合牵引装置的压带轮组与压紧力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线或带材的压力可调的压合牵引装置的Z型伸缩连杆示意图。
图中,1.导向轮组,2.张力调节机构,3.从动轮,4.张力调节气缸,5.压紧力调节气缸,6.压带轮组,7.压紧力调节机构,8.皮带防脱轮组,9.皮带,10.辅助带轮,11.主动轮,12.底座。
具体结构说明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用于线或带材的压力可调的压合牵引装置,参见图1,包括上下对称的两根分别通过主动轮11、从动轮3和压带轮组6张紧的皮带9,两根皮带9部分贴合;还包括张力调节机构和压紧力调节机构,张力调节机构包括与张力调节气缸4连接的L型摆杆,L型摆杆设置在皮带9内,张力调节气缸4伸缩带动L型摆杆绕固定点转动调节皮带9的张力;压紧力调节机构为耦合双曲柄滑块机构,包括与压带轮组6连接的压紧力调节气缸5,压带轮组6通过滑块与滑轨连接,压紧力调节气缸5伸缩带动压带轮组6沿滑轨上下移动调节压紧力。主动轮11带动皮带9转动且通过对称设置的压带轮组6压合、牵引穿过两根皮带9贴合部分的带材或线材。
参见图2,张力调节气缸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L型摆杆铰接,L型摆杆通过转轴固定于底座12。
参见图3,上下两压带轮组6通过Z型伸缩连杆连接。
主动轮11通过轴承、轴安装于底座12并与电机连接,从动轮3通过轴承、轴安装于底座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0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