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2227.9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7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大为;杨清河;孙淑玲;刘佳;任亮;蒋东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83 | 分类号: | B01J23/883;B01J23/882;B01J23/888;B01J21/04;C10G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油 加氢 处理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对于重质原料油(简称重油,通常是指沸点350℃以上的原料油),通过加氢工艺进行二次加工不仅可以提高轻质油品的收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油品中硫、氮等污染物的含量,因此在市场对轻质油品需求不断增加,环保法规也趋于严格的今天,受到炼油厂商的普遍青睐。与轻质油品相比,重质馏分油中会含有大量的Ni、V、Fe、Ca等金属杂质,若这部分杂质不能得到有效脱除,会对下游加氢催化剂产生不利影响,很容易使下游催化剂失活。而金属的脱除过程与硫、氮等杂质脱除有所不同,要求催化剂不仅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同时还需要具有优良的扩散性能,为此催化剂载体孔结构对催化剂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具有双峰形孔分布的载体不仅可以为大分子反应物提供扩散路径,而且为反应进行提供最大的比表面,因而在劣质重油加氢处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稳定性。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具有双峰形孔分布催化剂专利技术如下。
CN1084224C公开了一种饱和烃脱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所用载体为一种具有双重孔分布的大孔径γ-Al2O3,其双孔分布为5-100纳米孔的孔容占总孔容的20-35%,100-1000纳米孔的孔容占总孔容的44-58%。该载体的制备方法是先将一定量的三氯化铝在高温下用氨水中和,生成的氢氧化铝酸化后油柱成型、干燥,之后在600~800℃条件下水蒸汽处理不少于2小时得到。
美国专利US4,448,896公开了一种加氢脱硫和重金属的催化剂,该催化剂所采用的载体的比表面为100-350米2/克,孔半径的孔容为0.5-1.5毫升/克,该孔容与总孔容的比值至少为90%,其孔分布在孔半径小于和两处出现特征峰,孔半径的孔容至少为0.2毫升/克,孔半径的孔容至少为0.1毫升/克,该载体的制备方法是将活性氧化铝或活性氧化铝前身物与炭黑混合、成型并焙烧。以所述氧化铝为基准,炭黑的用量为10-120重量%。
CN1089039A公开一种具有双重孔的氧化铝载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两种孔径分布不同的氧化铝或其前身物与炭黑粉、表面活性剂、胶溶剂和水混合成型,经干燥、焙烧,得到孔直径为10-20纳米的孔占总孔容大于50%、孔直径大于100纳米的孔占总孔容为5-30%。
CN1690172A公开一种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及制备方法,载体制备过程中通过添加含氮的扩孔剂,得到具有双峰形孔分布的载体。其中10-20纳米的孔容占总孔容的35-80%,孔直径为500-1200纳米的孔容占总孔容的15-60%,孔直径<10纳米、>20-<500纳米以及>1200纳米的孔容之和占总孔容的5-40%。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重油加氢处理的催化剂、以及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的内容包括:
1、一种重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含一种含选自硼、硅和氟的一种或几种助剂组分的具有双峰孔结构的氧化铝载体,以压汞法表征,所述载体的孔容为0.8-1.2毫升/克,比表面积为120-400米2/克,直径为6-3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58-80%,其中直径为10-30nm孔的孔体积低于总孔容的55%,直径为300-50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10-35%,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载体总量为基准,所述助剂硼、硅的含量为0.5-8重量%,以元素计的氟含量为0.5-8重量%。
2、根据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孔容为0.9-1.15毫升/克,比表面积为150-300米2/克,直径为6-3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60-75%,直径为10-30nm孔的孔体积低于总孔容的54%,直径为300-50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15-30%,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载体总量为基准,所述助剂硼、硅的含量为1-6重量%,以元素计的氟含量为1-6重量%。
3、根据2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载体总量为基准,所述助剂硼、硅的含量为1-4重量%,以元素计的氟含量为1-4重量%。
4、根据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中的加氢活性金属组分选自至少一种第Ⅷ族金属组分和至少一种第ⅥB族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第Ⅷ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0.5-10重量%,第ⅥB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0.5-15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