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跨现浇段吊架支撑系统及其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2688.6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新;田克平;单晓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跨现浇段 吊架 支撑 系统 及其 实施 方法 | ||
1.一种边跨现浇段吊架支撑系统,由若干承重纵梁、纵梁支座、悬臂端悬吊系统、底模配合构成,其特征是承重纵梁一端搭在过渡墩上的纵梁支座上,另一端利用悬臂端悬吊系统支撑在悬臂端梁体上;承重纵梁在横向上根据荷载分布和过渡墩上永久支座的位置进行布设;纵梁支座在横桥向上对应承重纵梁,在纵桥向上其中心与永久支座的中心对齐;在承重纵梁上设置底模,底模与侧模和内模以及必要的支撑组成模板系统,用于现浇梁段的成型;悬臂端悬吊系统由若干吊杆以及相应的上螺母、下螺母和一个横梁组成,用于在悬臂端支撑承重纵梁;吊杆竖向穿过悬臂端梁体,布设在一个平面上,该平面与梁体端头平行;上、下螺母分别设于吊杆上下端部,下螺母在同一平面上;横梁上有与吊杆对应的孔,布设在下螺母和悬臂端梁体之间的吊杆上。
2.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边跨现浇段吊架支撑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进行吊架支撑系统空间设计,并在桥梁结构设计时预留;
步骤二:悬臂浇筑施工最后一段时,预留吊杆孔;悬臂浇筑施工完毕后,将横梁悬吊在设计位置,将吊杆穿过吊杆孔和横梁,安装上下螺母,调整横梁高度和水平度;同时在过渡墩上的预定位置安装纵梁支座;
步骤三:安装承重纵梁,其一端搭在纵梁支座上,另一端搭在横梁上;
步骤四:安装模板系统:先安装底模,再安装侧模,待现浇段梁体的底板、腹板钢筋安装完成后,安装内模,安装顶板钢筋;
步骤五:待现浇段、合拢段全部施工完成后,先松动悬臂端悬吊系统的上螺母,使悬臂端落架,同时利用纵梁支座落架,再拆除侧模和底模,接着拆除承重纵梁梁,最后拆除纵梁支座和悬臂端悬吊系统。
3.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边跨现浇段吊架支撑系统的实施方法,其特征在于:吊架支撑系统空间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步骤一:进行承重纵梁的布置设计:承重纵梁在横桥向布置的方式:对称、平行布置;依据荷载的横向分布情况布设,在对应现浇段梁体腹板位置荷载最大,应加密或并排布设,一般最大间距不超过1.8米;避开永久支座;
步骤二:依据边跨现浇段的长度确定承重纵梁长度和计算长度;依据边跨现浇段的结构确定承重纵梁荷载集度;
步骤三:依据抗弯能力和变形控制的要求确定承重纵梁高度H1;承重纵梁支座高度H2取0.1~0.3米;底模高度H3取0.12~0.25米;计算现浇段梁体底面与过渡墩顶面之间的高度H,H=H1+H2+H3;
步骤四:进行永久支座垫石设计:依据H进行,保持现浇段梁体底面高程不变,依据采用的永久支座的高度H4,计算垫石高度HZ为HZ=H-H4。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或2所述的边跨现浇段吊架支撑系统,其特征是纵梁支座采用千斤顶、木楔、木马、砂筒或其他便于松动支撑构件的支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68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盘管用永磁交流同步电机系统
- 下一篇:LLC谐振变换器轻负载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