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打印和硼硅酸盐玻璃的脱硫排烟烟囱建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2852.3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4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韩建国;阎培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B19/00 | 分类号: | C03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张文宝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打印 硅酸盐 玻璃 脱硫 烟囱 建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和硼硅酸盐玻璃的脱硫排烟烟囱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的最大生产国,2011年我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生产总量的50%。我国同时也是煤炭资源的消费大国,消费数额占本国煤炭生产总量的94%。煤是火力发电厂的常用燃料,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10.5亿千瓦,其中,水电2.3亿千瓦,火电7.6亿千瓦,核电1191万千瓦,风电4700万千瓦,即火力发电占我国装机总量的72.4%。煤作为一种化石燃料,其主要的可燃组分是碳(C)、氢(H)、氧(O)、氮(N)和硫(S),其中碳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CO2)、氢在燃烧后生成水(H2O),氮在高温下与氧形成氮的氧化物NXO,NXO会污染大气,为有害物质。硫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SO2)和少量的三氧化硫(SO3)。SO2和SO3在与烟气中的水分结合后形成亚硫酸(H2SO3)和硫酸(H2SO4),会造成烟囱外侧钢筒和金属管道的腐蚀,同时,SO2和SO3排放到大气后还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导致酸雨和人类的呼吸道疾病。
2011年,我国SO2排放总量为2218万吨,其中电力行业排放量占45%。为避免或减缓火力发电过程中排放SO2造成的空气污染,目前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烟气脱硫,其中湿法烟气脱硫是采用最多的脱硫工艺,占世界全部脱硫装置的90%以上。在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技术,其具体方法是:首先将石灰石经过破碎、研磨、制成浆液后输送到吸收塔,在吸收塔内浆液经循环泵送到喷淋装置;之后,烟气在吸收塔中与喷淋的石灰石浆液接触,其中的SO2与CaCO3反应后生成的亚硫酸钙,亚硫酸钙经氧化处理生成硫酸钙(二水石膏);最后,硫酸钙从吸收塔中排出。由于石灰-石膏湿法脱硫方法是气-液反应,因此其脱硫反应快、效率高,当脱硫控制措施适宜时,其脱硫率可达90-95%。
但即便是在上述很高的脱硫率情况下,烟气中依然存在未被脱除的SO2;同时,在燃煤发电过程中,煤中约有0.5-2%的硫在燃烧的过程中被转化为SO3,在湿法脱硫过程中,相对于SO2,SO3的脱除效率较差,大约只有20%的SO3被脱除,其余的则被烟气带出,同时,烟气中剩余的SO2,在过量空气存在以及煤燃烧后生成的灰分中V2O5的催化作用下,会转化为SO3。经过湿法脱硫后,烟气的温度会下降,其中的SO3会溶解于烟气因冷凝而产生的液体中,形成硫酸溶液并造成烟囱的腐蚀。
当烟囱内部的烟气温度低于硫酸的露点温度时,在烟囱的内壁上会出现因冷凝现象而产生的液体,通常称为冷凝液,该冷凝液具有很高的酸度,其pH值通常为2.0左右,根据我国GB50046-200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pH为2.0的硫酸对钢筋混凝土和钢材均表现为强腐蚀作用。要避免冷凝液对烟囱的腐蚀,首先需了解火电厂脱硫排烟烟囱的主要结构型式。火电厂的烟囱依据其结构型式,可分为单筒式、套筒式和多管式。单筒式烟囱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衬材料采用耐火砖、耐酸砖和漂珠内衬砖等,使用耐酸砂浆砌筑而成。套筒式或多管式,外筒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筒使用普通钢、纤维增强树脂和耐蚀金属等。当前,国内外大型火力发电厂一般采用套筒式或多管式,且内筒以钢或纤维增强树脂为主,由于纤维增强树脂通常存在易老化、耐高温性能差和可燃的特性,因此,常使用普通钢来建造烟囱的内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28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铁桶环保整形的气门结构
- 下一篇:冷轧管机传动机构的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