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热源大樱桃半自动促成栽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3008.2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4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忠;张道辉;王甲威;魏海蓉;宗晓娟;陈新;徐丽;崔海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2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袁敬清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源 大樱桃 半自动 促成 栽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热源大樱桃半自动促成栽培系统,属于大樱桃反季节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樱桃(也称甜樱桃)是欧洲引进果树树种,1995年后在我国快速发展,因其外观漂亮,营养丰富,香甜可口,年内成熟早于其它果品,所以经济效益特别高。2007年以来,盛果树龄露地栽培的大樱桃,每666.7 m2平均年纯收入高于1.15万元;而采用适宜的设施进行促成栽培可使年纯收入增加,2000年后国内大樱桃设施栽培面积迅速增加,各地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大樱桃栽培大棚和温室,这些设施大都是当地果农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经验建造,对大樱桃促成栽培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由于专业技术、经济、地域、经验等条件的局限性,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乔化大樱桃栽培大棚,由于棚体较高,初投资和操作管理难度大,遇到的问题也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完全由人工记录大樱桃树自然休眠需冷量,人为误差较大,导致扣棚升温时间不准确(需冷量不足影响果实质量和产量,扣棚太晚影响经济效益)。二是环境因子检测普遍采用传统的水银柱、煤油柱和机械感应式检测仪表,这类仪表价格低廉,但反应速度慢,功能单一,在使用过程需频繁进出大棚监测相关数据,劳动强度和人为操作误差非常大,特别是在夜间或雨雪天气,很难及时准确的掌控棚内环境因子。三是棚体结构不合理,肩高和顶高之间的斜率不科学,使棚体抗风雪能力弱,存在安全隐患。四是是只利用太阳能单一热源加温,当遭遇连续阴冷天气或特别低温时,棚温超出下限要求范围,造成产量和质量严重下降。因此,必须在棚体内设置加热装置以保证棚温;例如加热炉、暖气、空调等。生产实践中发现,采用现有的加热装置对棚体内进行加热时,成本高,局部升温、降温过快,棚体内温度不均衡导致监控结果不准确,最终导致果实产量和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研制了一种双热源大樱桃半自动促成栽培系统。该栽培系统采用专门针对大樱桃促成栽培设计的大棚及与该大棚相适应的加热装置和调控装置;从而使大樱桃栽培过程处于稳定、均衡的适宜温度环境中。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热源大樱桃半自动促成栽培系统,包括屋脊形大棚、双热源加温单元、轴流风机;
所述大棚的棚体采用钢架构结,沿南北方向建成;其长度、宽度、肩高、顶高分别为100m、20 m、4.5 m、7.5 m;
棚体脊部两侧、距离脊部60cm处设有顶部换气调节缝,棚体东西两个侧面上、距地面垂直距离为60cm处设有底部换气调节缝;底部换气调节缝和顶部换气调节缝均为南北走向,其开口大小可调节;
棚体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距地面3.7m处、沿南北方向每25米安装一台轴流风机;
所述双热源加温单元包括位于棚体宽度方向的中部、沿南北方向设置的地炕式加热炉,其正面距棚体北侧面4.5 m;
加热炉包括炕体,和一端与炕体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棚体南侧面的烟道;炕体炉膛的下半部分位于地面以下,烟道的南端完全位于地面以上;炕体沿北南方向长度为10 m,炕体内膛直径0.4 m,烟道內膛直径0.21 m;
烟道内、距棚体南侧面8 m处安装一台轴流风机;
加热炉正面以北为操作池,操作池以北南方向为长,其长、宽、高尺寸分别为2 m、1.8 m、0.65 m。
上述双热源加温单元中的双热源是指太阳能和地炕式加热炉提供的热能。该双热源大樱桃半自动促成栽培系统适用于纬度为34.52~39.52、经度为117.33~119.24的地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3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气压缩机润滑油自动补偿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蓝牙传输的胎心测听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