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合成气冷却器内热回收的方法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33845.5 | 申请日: | 2008-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9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R.H.戈捷;J.M.斯托里;Y.H.阿巴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C10K1/04;C10J3/8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杨国治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合成气 冷却器 内热 回收 方法 设备 | ||
1. 一种装配合成气冷却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冷却器壳内联接供应管线,所述冷却器壳具有顶部;
在所述冷却器壳内联接热传递板,其中,所述热传递板包括与隔板联接在一起的多个管;
在所述冷却器壳内联接热传递封闭件,使得所述热传递封闭件使所述热传递板与所述冷却器壳基本上隔离;
定位包括环形环部、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和入口的歧管,使得所述第一出口在所述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周向隔开;
将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热传递封闭件流通联接;
通过将共同的下部入口管联接至所述热传递板的多个管中的每个和所述第二出口,将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热传递板流通联接;
将所述入口与所述供应管线流通联接;
将合成气入口开口定位在所述冷却器壳的顶部中;
将所述歧管在所述冷却器壳中定位在远离所述合成气入口开口的位置处;
将位于所述冷却器壳的顶部中的供应管线开口、位于所述冷却器壳的顶部中的热传递板开口和位于所述冷却器壳的顶部中的热传递封闭件开口中的至少两个联接至所述供应管线、所述热传递板和所述热传递封闭件中的相应的至少两个。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位歧管还包括使用包括连续环形腔的歧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供应管线与所述热传递封闭件和所述热传递板流通联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冷却器壳内联接供应管线还包括:在所述冷却器壳和所述热传递封闭件之间联接所述供应管线。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器壳内联接热传递板还包括:在所述热传递封闭件内联接多个热传递板。
6. 一种合成气冷却器,包括:
歧管,其包括:
环形环部;
第一出口,其构造成与联接在所述合成气冷却器内的热传递封闭件流通联接,所述热传递封闭件构造成基本上包围通过所述合成气冷却器的已加热气体的流;
第二出口,其构造成与联接在所述合成气冷却器内的热传递板流通联接,其中,所述热传递板包括与隔板联接在一起的多个管;
共同的下部入口管,其联接至所述热传递板的多个管中的每个和所述第二出口;
入口,其构造成与延伸通过所述合成气冷却器的热传递介质供应管线流通联接,使得所述第一出口在所述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之间周向隔开,所述合成气冷却器具有顶部,所述顶部包括合成气入口开口;
所述歧管在所述合成气冷却器中定位在远离所述合成气入口开口的位置处;
位于所述合成气冷却器的顶部中的热传递封闭件开口、位于所述合成气冷却器的顶部中的热传递板开口和位于所述合成气冷却器的顶部中的供应管线开口中的至少两个与所述热传递封闭件、所述热传递板和所述热传递介质供应管线中的相应的至少两个流通联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环部包括连续腔。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歧管构造成使所述供应管线与所述热传递封闭件和所述热传递板流通联接。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包括限定于其中且尺寸设计为调整通过所述第一出口的流体流的第一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口包括限定于其中且尺寸设计为调整通过所述第二出口的流体流的第二孔。
11.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合成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区,其中,各区包括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出口和所述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384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珠二次可断式锁芯
- 下一篇:防盗联动卡环结构锁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