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氰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4876.2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国;黄婷婷;王建新;段亚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P3/00;A01N3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叶菌唑 氰烯菌酯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氰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可用于防治麦类作物多种真菌病害的新型、高效、低毒的两种杀菌剂混合物。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是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长期影响着我国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造成经济损失。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三唑酮(粉锈宁)、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三唑类杀菌剂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或在生长期喷施三唑酮及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进行防治。但是,长期使用这些单作用位点杀菌剂,已经发现白粉病菌和赤霉病菌分别对粉锈宁和多菌灵产生了抗药性,使我国小麦病害的持续有效防治面临着严峻挑战。本发明针对我国小麦病害化学防治的现状,通过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组合物,旨在达到降低农药用量、提高防治效果和治理抗药性的目标。
氰烯菌酯(2-氰基-3-氨基-3-苯基丙烯酸乙酯,试验号:JS399-19)是由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江苏基地于1998年合成的一种对镰刀菌具有较高专化活性的化合物,特别是对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活性。该产品2001年进入田间示范试验,显示出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良好市场前景。目前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2005年完成农药临时登记,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杀菌剂。有研究指出,氰烯菌酯有望成为一种治理小麦赤霉病的替代药剂,尤其在对多菌灵产生抗药性的地区。但是,室内研究表明,赤霉病菌在此类药剂高的药剂选择压下极易产生抗药性,存在一定的抗药性风险。因此在目前抗病品种缺乏的情况下,为了延缓或克服病原菌抗药性的形成和发展,避免连续单一的使用氰烯菌酯,应与其他类型的杀菌剂轮换或混合使用。
叶菌唑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的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于由子囊菌、担子菌等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的防治。叶菌唑是目前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有效药剂之一,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对病原真菌麦角甾醇合成的抑制,它不仅能降低田间小麦赤霉病的严重度,同时能够降低籽粒中毒素的含量。
基于小麦赤霉病菌对氰烯菌酯的抗药性及敏感性机制研究,发现其与生物膜透性有关。因此,本发明选用干扰膜透性的叶菌唑与氰烯菌酯进行增效配方筛选。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综合防治小麦病害、并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发明的杀菌组合物是药效优良、速效性好、增效显著、杀菌谱广、成本低廉、延缓抗药性的产生、使用安全和便于推广使用的两种杀菌剂配方。
技术方案一种含有叶菌唑和氰烯菌酯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通过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菌剂混合使用扩大抗菌谱,并通过叶菌唑对细胞膜透性的破坏提高氰烯菌酯的作用而表现组合物的增效作用,利用杀菌组合物的增效作用降低杀菌剂用量和提高对病害的防治效果。本发明的用途主要是防治小麦赤霉病,兼治小麦上的其他真菌病害。
有益效果发明人通过对植物病害的发生、防治药剂的使用技术、作用机制和抗药性研究,为本发明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本发明通过利用新型杀菌剂氰烯菌酯与叶菌唑进行复配筛选,其目的是获得增效配方,降低农药用量和生产成本、提高防效,治理抗药性。
本发明经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其结果表明,叶菌唑与氰烯菌酯理化性质互容,使用安全,药效显著。与其他农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属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相容的农药混合物。
2.该配方属于复配型农药,具有相容性,提高了杀菌活性,减少了单一杀菌剂的用药剂量,节省了农药使用成本。
3.该配方药剂能够降低病原菌对化学药剂的抗药性风险水平,有利于病原菌敏感度的保持,同时能延缓病菌对配方中单剂出现抗药性。
4.该配方的杀菌效果显著,能有效的防治麦类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治理病原菌对三唑酮和多菌灵的抗药性,减少了病害对农作物生产造成的为害,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具体实施方案及效果
(一)室内配方筛选
以对多菌灵敏感(MBCS)和抗药性(MBCR)的小麦赤霉病菌为试验靶标,室内测定叶菌唑和氰烯菌酯不同比例的组合物对靶标的毒力和互作增效系数。其方法采用叶菌唑和氰烯菌酯原药以不同比例分别溶解于溶剂,然后混入培养基质,测定对小麦赤霉病多菌灵敏感(MBCS)及抗性(MBCR)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计算EC50值和增效系数(结果见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4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