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移动微电网的能量交互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5026.4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5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鸣;苏剑;刘海涛;季宇;李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J3/28;H02J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移动 电网 能量 交互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移动微电网的能量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供电高可靠性和高电能质量的要求,以及大量具有随即性和间隙性的分布式电源、微电网以多种方式(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接入方式、不同接入容量、不同并网接口、不同控制方式)接入配电网,给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储能电池系统依靠单一的DC/DC接口和DC/AC接口实现与交直流电网的互联,可以一定程度的起到优化电网的能量管理与调度,提高用户的能量管理水平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作用;储能系统配置协调运行与能量管理系统后,可以一定程度改善系统的供电质量和电压稳定性,但如何高效稳定接入/退出交直流供用电系统,有效抑制电力系统的频率漂移,改善系统的功角稳定性的作用:对大型供电系统,实现友好接入,起到支撑作用;对关键负荷,实现高可靠性供电,起到稳定保障作用;对分布式电源,起到平抑波动,实现高质量并网,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适应移动微电网的能量交互系统,本发明解决由于间歇式电源及交直流供电系统波动,所引起的供电电能质量不高,电流方向不确定、两侧电源容量悬殊的问题,实现储能系统灵活配置及其所连接的分布式电源及负荷的交流侧稳定并网、直流侧稳定接入的高可靠性运行。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移动微电网的能量交互系统,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系统通过电压识别模块、DC/DC双向接口和DC/AC双向接口将电压波动的功率型储能转换为稳定的能量型储能。
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电压识别模块、变压器、AC/DC双向接口、DC/DC双向接口、DC/AC双向接口和储能模块;所述系统的输入端分别设有AC电压识别模块和DC电压识别模块;所述AC电压识别模块分别与变压器和AC/DC双向接口连接;所述DC电压识别模块分别与DC/DC双向接口和直流母线连接;所述AC/DC双向接口连接至直流母线上;
所述直流母线通过DC/DC双向接口连接至恒压直流母线上,所述恒压直流母线分别通过DC/AC双向接口和DC/DC双向接口输出稳定的电压。
其中,所述AC电压识别模块和DC电压识别模块均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次电压检测单元和电压识别单元。
其中,所述AC电压识别模块和DC电压识别模块或由单个制式电压自识别模块代替,所述制式电压自识别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次电压检测单元、电压识别单元和通道选择单元。
其中,所述储能模块包括功率型储能元件和能量型储能元件;
所述功率型储能元件一端连接至直流母线,另一端接地;采用超级电容(功率型储能)自适应调节实现;
所述能量型储能元件一端连接至恒压直流母线,另一端接地,采用储能电池(能量型储能)控制调节实现。
其中,所述DC/DC双向接口的电压变化率小于等于5%,输出直流电压的在50%-300%之间,用于直流输入输出隔离与保护;
所述DC/AC双向接口输出交流电压在50%-200%之间,用于交流输入输出的动态自适应保护。
与现有技术比,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构思巧妙,接口设计可靠有效,在不同容量不同电压等级的移动储能接入电力系统已经获得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动态自适储能系统对于间歇式、不稳定的分布发电或微电网接入电力系统以及不稳定供电系统的供电是理想的配置方法。本发明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高效接纳绿色电力、节能降损、减少碳排放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本发明解决由于间歇式电源及交直流供电系统波动,所引起的供电电能质量不高,电流方向不确定、两侧电源容量悬殊的问题,实现储能系统灵活配置及其所连接的分布式电源及负荷的交流侧稳定并网、直流侧稳定接入的高可靠性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50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饭锅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简便储存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