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紫外光刻光源中光学收集镜直接车削加工精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5460.2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3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赵永蓬;王骐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5/00 | 分类号: | B23B5/00;B23B1/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 光刻 光源 光学 收集 直接 车削 加工 精加工 方法 | ||
1.一种极紫外光刻光源中光学收集镜直接车削加工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步:装卡收集镜筒坯(1);首先装卡好经粗车加工后的收集镜筒坯(1),收集镜筒坯(1)的面型由双曲面和椭球面构成,校正收集镜筒坯(1),保证跳动值在0.1~0.5mm范围内;
第二步:精车加工中的粗车加工;利用精加工车床对收集镜筒坯(1)进行精车加工中的粗车加工,每次进刀0.04~0.06mm,加工次数为3~4次;
第三步:半精车加工;利用精加工车床(2)对第二步中的粗车加工后的收集镜筒坯(1)进行半精车加工,精加工车床主轴转速为480~520r/min,共进两刀,第一刀每次进刀7~9μm,进刀速度为18~22mm/min;第二刀每次进刀4~6μm,进刀速度为18~22mm/min;
第四步:精车加工;利用精加工车床(2)对经第三步完成的半精车加工的收集镜筒坯(1)进行精车加工,进刀1~3μm,进刀速度为1~3mm/min;
第五步:镀膜处理;对第四步精车加工后的收集镜筒坯(1)进行镀膜处理,镀膜厚度为50μm;
第六步:手工抛光处理;对经镀膜处理后的收集镜筒坯(1)面型手工抛光处理,使得收集镜筒坯(1)的面型符合收集镜面型,从而完成收集镜的制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紫外光刻光源中光学收集镜直接车削加工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的收集镜筒坯(1)的粗车加工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将铝合金坯料利用普通数控车床粗车成筒形工件,筒形工件的壁厚为6.5mm,再由普通数控车床按收集镜面型车削并留出精车所需余量,余量为0.5~1mm,之后经7-8次尺寸稳定化处理后制成收集镜筒坯(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极紫外光刻光源中光学收集镜直接车削加工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步中,在精车前,在经第三步完成的半精车加工的收集镜筒坯(1)的外表面套装尼龙套(3),并通过真空胶泥(4)将尼龙套(3)粘贴在所述收集镜筒坯(1)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极紫外光刻光源中光学收集镜直接车削加工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至步骤四中的精加工车床(2)安装有两个并列设置的刀架(5),每个刀架(5)上安装有一把金刚石车刀(8),其中一把金刚石车刀(8)用于完成第二步中收集镜筒坯(1)精车加工中的粗车加工以及第三步中的半精车加工,余下一把金刚石车刀(8)用于完成第四步中的精车加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极紫外光刻光源中光学收集镜直接车削加工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次尺寸稳定化处理的工艺步骤是先对收集镜筒坯(1)进行冷处理,冷处理结束后再进行热处理,冷、热处理交替进行;所述冷处理是:将第一步中粗车加工后的收集镜筒坯(1)放入冷却液内浸泡,冷却液温度低于5℃,浸泡时间为30~60min;所述热处理是:将冷处理后的收集镜筒坯(1)放入热处理液中浸泡,热处理液温度为90~100℃,浸泡时间为20~4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极紫外光刻光源中光学收集镜直接车削加工精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由水和乙醇组成,水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1,所述热处理液为60摄氏度热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54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便携式超声波塑料焊接机用焊枪
- 下一篇:一种内循环恒温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