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路河岸护堤新型挡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5804.X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彦鹏;吴意谦;周勇;叶帅华;任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E02B3/1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河岸 护堤 新型 挡墙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坡的支护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对公路河岸护堤的支护技术多采用重力式(衡重式)挡墙。重力式挡墙的做法可以采用毛石砌筑,也可以采用素混凝土浇筑而成,此种方法主要依靠挡墙的自重刚度来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压力。
这种支护技术的缺点在于:(1)自重大;(2)刚度大,抗震性能差;(3)整体稳定性差,抗倾覆能力不足。因此,经常出现挡土墙倾覆和滑移的情况,影响工程设施的安全,这时应考虑改进支护方案、设计出新的支护选型以期使该类工程更安全、经济。
发明内容
公路河岸护堤新型挡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公路河岸护堤新型挡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公路河岸护堤新型挡墙支护结构,结构中有一横截面近似于三角形的扶壁式挡墙18,扶壁式挡墙18之后为被加固土体4,预应力锚杆1穿过墙面板2与扶壁3嵌固于墙后被加固土体4的内部,在预应力锚杆1的锚固段5的周围灌注水泥砂浆6,在预应力锚杆1的自由段7上涂覆有一层防腐材料8,在防腐材料8之外套装PVC塑料套管9,在PVC塑料套管9的周围包裹水泥砂浆6,锚头10将预应力锚杆1的端部锚定在墙面板2上,分段设置伸缩缝11和泄水孔12,扶壁式挡墙18能将所受的土压力通过锚头10传至预应力锚杆1的锚固段5,并通过锚固段5锚固在稳定地层中。
公路河岸护堤新型挡墙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1)施作基础桩13:在开挖的桩孔内放入钢筋笼,浇注基础桩13,将基础桩13的上部外伸钢筋伸入墙底板14;
(2)浇筑制作墙底板14和钢筋混凝土河岸护堤15:在设计位置处支模,分段预留伸缩缝11和泄水孔12,在支模而成的槽内绑扎墙底板14、钢筋混凝土河岸护堤15的钢筋骨架并浇筑混凝土;
(3)制作和施工预应力锚杆1:首先在土层中成孔19,将对中支架20焊接在钢筋锚拉杆21上,将钢筋锚拉杆21放置于孔19中,在锚固段5注入水泥砂浆6,在钢筋锚拉杆21的自由段7上涂抹防腐材料8,然后在自由段7套上PVC塑料套管9,在PVC塑料套管9周围包裹水泥砂浆6;
(4)施作扶壁式挡墙墙面板2及其扶壁3:在设计位置处支模,在支模而成的槽内绑扎墙面板2、扶壁3的钢筋骨架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85%以上时,将扶壁式挡墙18墙后填土16压实;
(5)预应力锚杆1施加预应力:用锚具17将与预应力锚杆1紧固连接的锚头10锁死,然后做用于保护锚头10和锚具17的混凝土喷层22;
(6)按照此步骤施工下一个工作面的预应力锚杆1、墙底板14、河岸护堤15及其扶壁式挡墙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原有不稳定的重力式挡墙的改进,改变结构的受力状态,将原有重力式挡墙的被动受力,转变成一种主动受力结构,施加的预应力提高了河岸边坡的稳定性;新型的扶壁式挡墙+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可以更好地控制边坡的侧移及变形,墙底板的存在可以提高支护结构的抗弯能力;克服了重力式挡墙拆除重建造价高、工程量大、安全性低、对环境破坏大等缺点;在施工过程中对边坡的扰动性小、保证了施工过程的安全;同时提高其抗震、抗倾覆性能;技术简单,外形美观,便于应用,且能有效防护河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的立面图,图2是图1中的侧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的预应力锚杆结构详图,也是施工参照图,图中的钢筋锚拉杆21在施工和施加预应力后的名称为预应力锚杆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公路河岸护堤新型挡墙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如图1、图2、图3所示,其结构中有一横截面近似于三角形的扶壁式挡墙18,扶壁式挡墙18后为被加固土体4,预应力锚杆1穿过墙面板2与扶壁3嵌固于墙后被加固土体4内部,在预应力锚杆1的锚固段5周围灌注水泥砂浆6,在预应力锚杆1的自由段7上涂覆有一层防腐材料8,在防腐材料8之外套装PVC塑料套管9,在PVC塑料套管9周围包裹水泥砂浆6,锚头10将预应力锚杆1的端部锚定在墙面板2上,分段设置伸缩缝11和泄水孔12;扶壁式挡墙18所受的土压力通过锚头10传至预应力锚杆1的锚固段5,并通过锚固段5锚固在稳定地层中。
预应力锚杆3与水平面所成的锚杆倾角为5°~15°。
在实施时,分段施工,即由下而上逐层、分段施工,其施工方法的步骤为:
(1)施作基础桩13:在开挖的桩孔内放入钢筋笼,浇注基础桩13,将基础桩13的上部外伸钢筋深入墙底板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58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