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36125.4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8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电子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越来越人性化,令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拥有了更好的体验度。就拿手机来说,现在的智能手机,除了保持最基本的通话功能,可以说已经改进成了一个小型的电脑了,不仅具有强大的存储空间,可以安装各种软件,而且手机的各种功能也做得越来越精细与人性。目前,两个智能手机在通话时,如果由于网络信号原因或者一方主动挂断电话使通话中断后,另一方电话中会有嘟嘟的提示声,以提示另一方用户本次通话已经中断;
但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智能手机当通话中断后,提示声音很小,甚至没有提示声,用户常常不知道通话已经结束,还在继续说话;并且对于现有能够输出提示音的智能手机来说,当通话中断后,无论导致通话中断的原因是网络突然中断,还是对方用户主动挂断,输出的提示音都是一样的,因此,现有的智能手机存在不能根据通话中断的原因来输出不同的提示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存在的不能根据通话中断的原因来输出不同的提示音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基于通信网络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通信中断后,判断所述通信的中断原因,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生成并输出与所述中断原因对应的声音提示信息,其中,所述声音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通信中断的原因。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通信中断后,判断所述通信的中断原因,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当所述通信中断后,判断是否收到所述通信网络发送的用于表征所述通信已经被中断的第一反馈信息,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后,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中断原因具体为第一中断原因,且所述第一中断原因用于表征是由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侧中断了所述通信。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通信中断后,判断所述通信的中断原因,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具体包括:当所述通信中断后,向所述通信网络发送用于确认所述通信网络是保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间的正常连接的第一确认信息;判断在一段预设时间后,是否收到所述通信网络基于所述第一确认信息反馈的第二反馈信息,获得第三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明没有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后,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其中,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中断原因具体为第二中断原因,且所述第二中断原因用于表征是由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无法连接至所述通信网络而导致所述通信中断。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生成并输出与所述中断原因对应的声音提示信息,具体为: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生成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中断原因相对应的第一声音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生成并输出与所述中断原因对应的声音提示信息,具体为: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生成并输出与所述第二中断原因相对应的第二声音提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声音提示信息与所述第二声音提示信息为不同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声音提示信息,具体可以为语音播报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当所述通信中断后,判断所述通信的中断原因,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一用户的设定操作,其中,所述设定操作用于表征所述用户要自定义一种声音提示信息;基于所述设定操作,生成并执行设定指令,以设定所述声音提示信息;保存所述声音提示信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能够基于通信网络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通信,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通信中断后,判断所述通信的中断原因,获得第一判断结果;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判断结果,生成并输出与所述中断原因对应的声音提示信息,其中,所述声音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通信中断的原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6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短消息的个性签名更新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基于NFC的手机解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