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料清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7074.7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8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彭丹;尹显椿;张猛;辛纪伟;周德选;杨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20 | 分类号: | B21D43/20;B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料 清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料收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料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冲床上冲制翅片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料,为了避免废料堆积到翅片模具和冲床上,进而影响冲床的正常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对废料进行清理。翅片模具产生的废料主要分为圆孔废料、异形废料和切边废料,这三种废料形成在冲床底端的不同位置。大部分冲床采用人工收集废料方式,每台冲床均要配备工作人员负责清理冲床上堆积的废料,目前,废料的收集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
一种收集方式为:工作人员通过将吹风机对准冲床上堆积的废料,并且将废料吹入对应冲床底端的废料出口的塑料箱内。该收集方式的缺点在于,随着废料朝向塑料箱移动,从吹风机中吹出的风对废料的作用力逐渐减小,由于废料的表面具有粘性,废料相互粘结容易堵塞在塑料箱的进口处。此外,废料在吹风机的风力作用下,容易偏离塑料箱。上述两种缺陷都使得废料可能无法进入塑料箱内部,造成废料收集效率的降低。
另一种收集方式为:工作人员手持清扫刷,对冲床进行清扫,该收集方式的缺点在于,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清扫时的安全性,需要对冲床进行停机操作,大概要停机30分钟左右,该清洁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冲床利用率低,降低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降低劳动强度而且提高收集效率的废料清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料清理装置,包括:吸料器;导料管,具有废料入口以及与吸料器连通的第一连接端。
进一步地,吸料器包括:废料收集箱,第一连接端与废料收集箱连接;引风机,具有吸风口和出风口,吸风口与废料收集箱连通。
进一步地,导料管还包括补风口,废料入口位于补风口与第一连接端之间,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补风装置,与补风口连通。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废料吸收筒,具有内腔以及与内腔连通的第一敞开端和第二敞开端,第一敞开端与废料入口连接,废料入口与废料吸收筒均为多个并且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内腔在沿第二敞开端朝向第一敞开端的方向上逐渐收缩。
进一步地,导料管还包括补风口,废料入口位于补风口与第一连接端之间,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补风管,连接补风口与出风口。
进一步地,补风管具有漏风口,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调节阀门,设置在补风管上,漏风口位于调节阀门与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废料收集箱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设置有过滤网,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连接管,连接第一开口和吸风口。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过滤板,设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一连接端之间,过滤板具有多个导风通孔。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废料收集筒,废料收集筒设置在废料收集箱的内部,废料收集筒的顶部具有第三敞开端,第三敞开端位于第一连接端的下方,废料收集箱具有避让废料收集筒的避让口以及与避让口配合的封闭板,封闭板具有封闭避让口的密封位置以及敞开避让口的敞开位置。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废料清理装置还包括:踏板,可枢转地设置在废料收集箱的朝向废料收集筒的底部的表面上,并位于封闭板与废料收集筒之间。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导料管的废料入口朝向待收集废料,启动吸料器,吸料器内部形成负压。由于导料管的第一连接端与吸料器连通,因此,导料管形成负压,进而,在废料入口的位置产生吸附力。待收集废料在吸附力的作用下进入废料入口,并经导料管进入吸料器的内部或是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最终完成废料的处理。由于待收集废料被吸入到吸料器的内部,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防止待收集废料被吸入时偏离废料入口而无法进入吸料器的内部。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本发明的废料清理装置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废料清理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的废料清理装置的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吸料器;11、废料收集箱;12、引风机;13、吸风口;14、出风口;15、第一开口;16、封闭板;20、导料管;21、第一连接端;22、废料入口;23、补风口;30、废料吸收筒;31、第二敞开端;40、补风管;41、漏风口;50、连接管;60、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70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