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的耳机的拨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7973.7 | 申请日: | 2013-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8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延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7 | 分类号: | H04M1/27;H04M1/2745;H04R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耳机 拨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耳机的拨号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即带有电话拨号功能的移动设备,其拥有非常丰富的通信方式,可通过GSM,CDMA,WCDMA等无线运营网通讯,从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与移动终端配合的耳机由于提供了无需双手持握的操作方式,成为普及程度最高的移动终端附件。有些移动终端的耳机提供了快速拨号、声控拨号等功能,使用者利用这些功能在拨打电话时无需取出移动终端即可实现,从而大大方便了移动终端的操作。
但是现有的移动终端的耳机并不能提供准确的随机拨号的功能,只能在移动终端中预置的快速拨号号码中进行拨号,而声控拨号在喧闹环境或使用方言的情况下,语音系统快速拨打电话准确度较低,易导致误拨。
针对上述问题,推出带有拨号装置的耳机,即在耳机上集成一拨号装置,实现通过耳机拨号,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比直接在移动终端上进行拨号方便。由于耳机的体积通常很小,而拨号装置通常集成在耳机本体或者通过线缆与耳机连接的麦克风上,这样导致操作空间狭小,容易产生误操作,且使用者必须将耳机本体取下拨号,或者低头看着麦克风进行拨号,这样并不比将移动终端取出拨号方便,反而因为操作空间小,使得误操作比率升高,延长了操作的时间,实际带来了更多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移动终端使用耳机时拨号不便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配合耳机实现准确随机拨号的移动终端的耳机的拨号方法。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移动终端的耳机的拨号方法,应用于带有电话拨打功能的移动终端,其中,配合一带有逐位输入的拨号装置的耳机进行拨号,拨号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使用者通过所述拨号装置输入一位号码;
步骤b、所述拨号装置将使用者输入的号码转换成对应的键值输出至所述移动终端;
步骤c、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接收到的键值对应的一位号码或者一串号码查找对应的语音信号并传送至所述耳机后通过所述耳机的扬声器进行播放;
步骤d、重复步骤a至步骤c,直至拨号完毕。
优选的,
所述步骤b与所述步骤c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所述移动终端判断当前是否处于快速拨号模式,如不处于快速拨号模式则执行所述步骤c;
步骤b2、如处于快速拨号模式则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接收到的号码的键值查找到匹配的预设的快速拨号号码。
优选的,所述拨号装置包括设定普通拨号模式以及快速拨号模式的设定部件,所述设定部件通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模式切换指令,使所述移动终端于普通拨号模式与快速拨号模式之间切换。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与所述步骤d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c1、判断是否存在待拨出号码,如不存在待拨出号码则定义一待拨出号码;
步骤c2、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快速拨号模式,如不处于快速拨号模式则执行所述步骤c3,如处于快速拨号模式则使所述待拨出号码等于所述步骤b2中查找到的所述快速拨号号码;
步骤c3、将接收到的键值对应的一位号码添加到所述待拨出号码末尾。
优选的,所述步骤b2中,判断是否存在快速拨号对照码,如不存在则定义一快速拨号对照码,并将接收到的所述键值对应的一位号码添加至所述快速拨号对照码末尾,随后根据所述快速拨号对照码查找匹配的预设的快速拨号号码。
优选的,所述拨号装置包括确认部件,所述确认部件于拨号完毕后通过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确认指令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拨出所述待拨出号码,并释放所述待拨出号码以及所述快速拨号对照码。
还包括一种移动终端,其中,采用上述的移动终端的耳机的拨号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耳机快速拨打电话,不受使用者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通过移动终端向耳机的扬声器反馈当前输入的号码,令使用者不必取下耳机本体或者低头看麦克风就可了解当前输入的号码,降低了误操作率,操作更简单、准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耳机的拨号方法的步骤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耳机的拨号方法的快速拨号方法的实施例的步骤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终端的耳机的拨号方法的拨号控制方式的实施例的步骤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79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