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净化装置、多功能电子口罩及集尘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8039.7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宗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宗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74;A61L9/00;A62B9/06;A47L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2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净化 装置 多功能 电子 口罩 集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净化装置、多功能电子口罩以及低风阻吸尘器用的集尘杯。
背景技术
防止和治理大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净化技术日臻成熟。对于颗粒和气态污染物,常用的方法如下:
1.惯性除尘
利用颗粒物的运动惯性进行分离的技术,如旋风分离法。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只对大直径(10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有效。
2. 过滤除尘
让气流以一定速度穿过滤材。过滤材料一般呈多孔状,孔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滤除的尘埃颗粒直径就越小,净化效果越好,但阻力也越大。降低风速,阻力有所减小。但净化效率下降。为提高效率去加大风机功率,噪音又会超标,能耗也上升,而且滤网要经常更换,耗材费用增加。所以过滤净化有难以克服的局限。
3.静电净化
静电净化又称等离子净化,其工作原理该如图1所示。图中31是电晕极(一般为负极,也可为正极),32是电子,33是离子,34是气溶胶粒子,35是高压阳极(也可为负极),36是高压发生装置,37是电晕区。在电晕极和阳极间施加足够高的直流电压,就会在空间中产生电场,电晕极附近的电场强度最高,使电晕极周围的气体电离,即产生电晕放电。气体电离后产生大量正离子和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飞向阳极,当通过含气溶胶粒子的气体时,自由电子附着在尘粒上形成负离子。负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飞向阳极,最终沉积在阳极上,使原含有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得到净化。
静电净化具有普通过滤技术所没有的优点:(1)净化效率高达95%以上,对于微细粒子,即使直径小于0.1μm,仍然有一定净化效果。所以病毒,病菌和悬浮颗粒均能够被静电清除。(2)阻力远小于普通过滤方法,气流量大。(3)由于通过静电力作用于尘粒,耗电低,节能显著。
但静电净化也有不足之处:(1)对气态污染物无净化能力。(2)管状或板状的阳极与气流方向平行,所以为了带电颗粒物有充分时间被阳极吸引,阳极尺寸必须足够长。即使如此仍然有部分颗粒物不能被吸引,使净化率不能达到100%。(3)阳极能够吸引的颗粒物有限,必须随时清除,尤其是积累在阳极表面的高电阻比的颗粒物,会使阳极导电性减弱,丧失净化能力。(4)高压静电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臭氧,虽然臭氧可以灭菌和氧化分解部分有机气体分子,但超过一定浓度后,对人体有害。
4.吸附净化
气体或蒸汽被固体表面浮获而附着在表面上,形成单层或多层气体分子层的现象叫做吸附。能捕集气体的固体叫吸附剂,而被吸附的气体成份叫吸附质。最常用的吸附剂是活性炭。活性炭是利用木炭、木屑、椰子壳一类的坚实果壳,果核及优质煤等做原料,经过高温炭化,并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采用活化、酸化和漂洗等一系列工艺而制成的黑色、无毒、无味的物质。其比表面积一般在500~1700m2/g之间,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毛细管构成一个强大吸附力场。当气体污染物碰到毛细管时,活性炭孔周围强大的吸附力场会立即将气体分子吸入孔内,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尤其是活性炭纤维,气孔率是活性炭颗粒的数十倍。净化气态污染物的能力更强。但网络状的活性炭层并不能拦截微米级的颗粒物。
所以每一种净化方法均有其所长,但也有不可避免的缺点。
相关专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宗彦,未经何宗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8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