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白癜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38295.6 申请日: 2013-09-24
公开(公告)号: CN103446512A 公开(公告)日: 2013-12-18
发明(设计)人: 韦成旺 申请(专利权)人: 韦成旺
主分类号: A61K36/9062 分类号: A61K36/9062;A61P17/00
代理公司: 深圳市君盈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5 代理人: 杨利娟
地址: 537400 广西壮族自***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白癜风 外用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癜风,又称为“白驳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色素性皮肤病。该病以局部或泛发性色素脱失形成白斑为特征,周围是正常皮肤。脱色斑从几毫米到数厘米大小不等,在进展期,皮损可以逐渐扩大,并不断有新的脱色斑出现。在肤色较浅的患者,白斑可不明显,但深肤色的人,颜色对比则很鲜明。在wood灯下,白癜风部位与周围皮肤有非常明显的界限。白癜风可以累及身体的任何部位,通常双侧对称分布。毛发变白的几率为10%~60%。白癜风的发病率很高,在中国每100个人中有1—2个人发病。其中半数在20岁以前就开始出现皮损,大约1/5的人有家族史。虽然白癜风不会危及生命,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形象、就业、婚姻、破坏心理健康,甚至直接毁灭患者梦想,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精神痛苦。

白癜风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具体的机制并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有几种可能:神经细胞功能异常产生对黑素细胞有毒性的物质,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攻击并破坏黑素细胞或者黑素细胞自身的缺陷,在黑素生成过程中形成一些对自身有毒性的副产物,另外白癜风患者可能有一定的遗传缺陷,使黑素细胞容易被破坏,从而造成白癜风的发生。目前市场上治疗白癜风的方法和药物繁多,效果各不相同,通常全身治疗应用重金属或者激素药物治疗,因含有激素或重金属成分,过敏患者较多,而且长期使用易导致皮肤老化纤维化,且多数疗效并不能令人满意,而且治疗成本高,普通患者难以承受。

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0910172799.1公开了“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外用药”,其由乌梅、白芷根、青石榴皮、青核桃皮、紫草、侧柏叶、补骨脂、青茄子、冬青叶、菟丝子、丙酸氯倍他索、月桂氮酮、三氯甲烷、90%酒精组成。制作时,a.把乌梅等10味原料用酒精浸泡5~7天,过滤形成中药药液;b.用三氯甲烷把丙酸氯丙他索溶解;c.把丙酸氯丙他索溶解液和月桂氮酮加入中药药液中;d.加入蒸馏水稀释。但是药物成份中含有的三氯甲烷和钠混合后,强烈振动后容易发展爆炸,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该外用药在说明书中提到涂药后需要日光照晒5分钟使得三氯甲烷缓慢分解进入肌肤,这说明如果没有太阳时三氯甲烷起不到治疗的功效,同时该外用药也不方便在晚上使用。

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1010108321.5公开了“一种治疗白癜风的药物”,其组方为:凤仙花15~25g、五倍子45~55g、石榴皮45~55g、乌梅25~35g、补骨脂45~55g、麝香4~6g、白芷45~55g、白蒺藜65~75g、制首乌65~75g、独活45~55g、沙苑子45~55g;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药物拣去杂质,清水洗净,捞出,晒干,文火焙干,研碎,混匀放在一起,用60%酒精1500毫升,浸泡15日,过滤即得溶液。该药方采用了补骨脂,价格比较昂贵,治疗成本较高,普通患者难以承受。

综上所述,白癜风成因比较复杂,且发病机理和治疗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些药物还存在着药效不能持久,停药后出现反弹,必须长期不间断服用的缺点,有些药物治疗费用比较高,治疗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给患者增加经济负担。因此,需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研究新的有效地、低成本的白癜风治疗外用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药物治疗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显效快、成本低廉、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制备简单的治疗白癜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治疗白癜风的外用中药,该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配比为:细粉单竹18~22份、高良姜48~55份、土槿皮14~18份、水杨酸13~17份。

优选地,所述的原料物的配比为:细粉单竹20份、高良姜50份、土槿皮15份、水杨酸15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原料物中加入50±5度米酒,组合物原料物重量与米酒的比例为1:(3~4)。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治疗白癜风的外用中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材:按原料物配比精选出原料药,水洗干净并且晾干;

(2)炮制;将细粉单竹、高良姜打碎成细粒,与土槿皮、水杨酸混合,组合物重量与米酒重量按1:(3~4)比例加入50±5度米酒浸泡,浸泡30~35天;

(3)过滤:最后取出浸泡的药材,过滤,装瓶灭菌,形成中药药液。

本发明外用中药的各原料物具有如下性质和功效:

1、细粉单竹: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心除烦,消暑,利湿,生津止渴之功效,传统应用于治皮疹、热病烦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成旺,未经韦成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8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