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浅沟道隔离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38959.9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5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冠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13 | 分类号: | H01L23/13;H01L21/76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沟道 隔离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浅沟道隔离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半导体装置周边区域(periphery area)的浅沟道隔离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浅沟道隔离(Shallow Trench Isolation,S TI)是一种常用于半导体工艺中的隔离技术,可以防止相邻半导体元件之间的漏电流(1eakage current)产生,还可增加元件集成度(package density)、减少通道宽度侵蚀(channel width encroachment)等优点。
然而,一般的STI工艺的上部边缘(upper edge)容易产生不平整,若要在其上继续形成例如是周边电路(periphery circuit)的电路结构时,STI上部边缘的不平整会对周边电路的为影刻蚀工艺造成很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浅沟道隔离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其平整度低易于进行其他工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浅沟道隔离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半导体基材,其中半导体基材包括第一多晶硅层与刻蚀停止层,第一多晶硅层具有第一导电型,刻蚀停止层位于第一多晶硅层之上;刻蚀半导体基材以形成浅沟道;形成填充氧化层于浅沟道中,全部的填充氧化层是低于刻蚀停止层;形成第二多晶硅层覆盖浅沟道、填充氧化层及刻蚀停止层,第二多晶硅层具有第一导电型;以及,移除刻蚀停止层及第二多晶硅层位于刻蚀停止层上的部份,以暴露第一多晶硅层,使第一多晶硅层与第二多晶硅层的上部边缘构成平坦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浅沟道隔离结构,包括衬底、栅极氧化层、第一多晶硅层、浅沟道、填充氧化层及第二多晶硅层。栅极氧化层位于衬底上。第一多晶硅层位于栅极氧化层上且具有第一导电型。浅沟道贯穿多晶硅层与栅极氧化层。填充氧化层位于浅沟道内。第二多晶硅层位于浅沟道内及填充氧化层之上,第二多晶硅层具有第一导电型,第一多晶硅层与第二多晶硅层的上部边缘构成平坦表面。第一多晶硅层仅在侧壁与第二多晶硅层接触,第一多晶硅层与第二多晶硅层的交界处形成晶界。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浅沟道隔离结构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D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浅沟道隔离结构的制造方法。
【符号说明】
10:浅沟道隔离结构
100:衬底
200:栅极氧化层
300:第一多晶硅层
400:刻蚀停止层
500:浅沟道
600:介电材料
600’:填充氧化层
700:多晶硅材料
700’:第二多晶硅层
800:晶界
900:平坦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其绘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浅沟道隔离结构(Shallow trench isolation structure)。浅沟道隔离结构10可应用于半导体装置的阵列区域(array area)或周边区域(periphery area),包括衬底100、栅极氧化层200、第一多晶硅层300、浅沟道500、填充氧化层600’及第二多晶硅层700’。衬底100、栅极氧化层200及第一多晶硅层300依序排列,为半导体装置的基材,其中栅极氧化层200可作为CMOS元件的栅极。浅沟道500贯穿第一多晶硅层300与栅极氧化层200,并停止于衬底100。填充氧化层600’形成于浅沟道500之内,用以隔离相邻的半导体元件,填充氧化层600’并未填满整个浅沟道500。第二多晶硅层700’位于浅沟道500之内与填充氧化层600’之上,填满浅沟道的剩余部份。第二多晶硅层700’与第一多晶硅层300大致等高,构成平坦表面900。此平坦表面900有利于后续的电路结构形成,例如可减少其工艺步骤并提高良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旺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89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封装结构
- 下一篇:柔性基板的制备方法和柔性基板预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