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碎石端可封闭的经皮肾镜取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39148.0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1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小娟;时振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8/26 | 分类号: | A61B18/2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罗民健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碎石 封闭 经皮肾镜取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碎石端可封闭的经皮肾镜取石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上肾脏铸型结石、多发结石、肾盏结石为肾脏难治性结石,体外震波碎石(ESWL)对此类结石疗效甚微,且并发症较多,而开放手术则以引起肾实质裂伤、肾脏大出血,甚者肾脏切除。经皮肾镜的出现为肾脏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治疗的新路径,尤其对此类难治性结石,如较大的铸型结石、多发结石、肾盏结石等。现有经皮肾镜可配合气压弹道、超声、激光等碎石,但由于肾脏的特殊结构、以及碎石过程中结石处于肾盂与输尿管、肾盏相通的特殊环境,肾盂内的结石在碎石过程中,结石碎屑易进入肾盏及输尿管,而导致结石残留,引起肾盏结石及输尿管结石,甚者结石沿输尿管进入膀胱内而引起膀胱结石,往往需要再次手术或后续治疗,增大病人的创伤、痛苦。此外,碎石时碎石器械及结石碎片亦可对肾脏及输尿管造成一定的损伤,结石碎屑还可干扰手术视野,影响手术效果,延长手术时间,加大手术风险,增加病人的痛苦及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碎石端可封闭的经皮肾镜取石装置,适用于单发较大结石或多发结石等,可将结石置于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碎石,结石残渣不无残留,对周围组织无损伤较小,结石碎屑对内窥镜视野的干扰小,能显著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及负担。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碎石端可封闭的经皮肾镜取石装置,包括两端开放的直管状外镜鞘和连接于外镜鞘一端的镜体,外镜鞘内设置有碎石组件和内窥成像组件,所述碎石组件和内窥成像组件对应镜体一端分别与镜体上的碎石通道入口和光纤入口连接;
外镜鞘内设置有旋转鞘和内镜鞘,旋转鞘和内镜鞘均为两端开放的直管状镜鞘,旋转鞘可旋转套设在内镜鞘外,且旋转鞘与内镜鞘之间不会产生轴向的相对位移;
旋转鞘和内镜鞘通过驱动组件可在外镜鞘内沿轴向同时移动,且旋转鞘和内镜鞘均可通过驱动组件分别进行旋转;
内镜鞘远离镜体一端设置有结石拾取组件,结石拾取组件具有一个骨架,骨架表面覆盖有的弹性薄膜;骨架由固定环、支撑圆盖以及多根弹性龙骨构成椭圆形笼式骨架;结石拾取组件通过固定环与内镜鞘的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结石拾取组件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开口,开口可由一封闭组件遮盖,封闭组件由旋转环和弧形侧壁组成,旋转环套设在支撑圆盖的圆周上,弧形侧壁由多根弹性龙骨和覆盖于龙骨上的弹性薄膜组成,龙骨的两端分别与旋转环和旋转鞘固定连接。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旋转鞘驱动单元、内镜鞘驱动单元和复位弹簧,内镜鞘驱动单元由导杆组件Ⅰ和控制按钮Ⅰ组成,导杆组件Ⅰ穿设在镜体内,导杆组件Ⅰ的一端与内镜鞘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镜体连接控制按钮Ⅰ,旋转鞘驱动单元由导杆组件Ⅱ、控制按钮Ⅱ组成,导杆组件Ⅱ穿设在镜体内,导杆组件Ⅱ的一端与旋转鞘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镜体连接控制按钮Ⅱ,所述导杆组件Ⅰ伸出镜体的长度大于导杆组件Ⅱ伸出镜体的长度,所述复位组件由对称设置在镜体上的两个支架、扭力弹簧、连接杆和旋转套环组成,两个扭力弹簧分别设置在支架远离镜体一端,旋转套环可旋转套设置在控制按钮Ⅱ的圆周上,旋转套环和两个扭力弹簧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
所述旋转鞘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内镜鞘的外壁设有卡入环形凹槽的突片。
所述内镜鞘的腔内设置有器械通道管和光纤通道管,碎石组件设置在器械通道管中,其碎石端伸入结石拾取组件内,内窥成像组件设置在光纤通道管中,其物镜端设置在内镜鞘的端口处。
所述内镜鞘的腔内还设置有进水通道管,进水通道管与镜体上的进水口相连接,内镜鞘中的空隙为出水通道,出水通道与设置在镜体上的出水阀相连接。
所述的结石拾取组件在非工作状态时缩于内镜鞘中。
所述的碎石组件为气压弹道碎石器械或者激光碎石器械。
所述的内窥成像组件还包括目镜、光源、光源光纤和成像返回光纤,目镜和光源分别设置在镜体上,成像返回光纤的一端与目镜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光纤通道管与物镜相连接,光源光纤的一端与光源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光纤通道管并延伸至光纤通道管的端部。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39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溶性天然产物循环式萃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荧光聚丙烯腈纤维面料